前不久,我发现常读的《中国青年报》从寥寥几页变成了厚厚一沓。原来中间多了几版道德模范的介绍,里面几乎囊括了近几年活跃在报纸头版、电视镜头前的人物。我在其中发现了徐本禹的笑脸。
9月23日的晚上,细雨霏霏。在人文楼的一间会议室里,我见到了徐本人,他正在低头记录红杜鹃爱心社义工们的抱怨,诸如办公设备缺少之类的琐事。徐握笔的右手据说是被胡总书记亲切握过的。他有着与他年龄并不相符的经历。
我的一位朋友曾问我,“徐本禹的名声还能持续多久”。他似乎不恰当的问题得到了我同样不恰当的答案,我说:“不会太久,我也不希望太久。”
我的答案过于圆滑。但这个社会如此大规模地推出道德模范,说明这个社会的道德问题是让人担忧的。我相信徐也不愿意很多人以后没有这份自觉,而依赖于年复一年推出的各种榜样偶然的感染。
在今年的学雷锋日,一篇媒体的报道更能证明我的回答。当记者在某小学作调查时,竟然发现大多数人不知道雷锋是谁,我不会怀疑这篇新闻的真实性。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和更后一代人的童年并不一样。我的童年是在乡村雾气霭霭的早晨,望着窗外的河流、田野,系着红领巾,高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而现在的儿童身处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形形色色的传奇、英雄、榜样眼花缭乱地推到他们眼前。而且往往对于这些故事的感动和非议是共存的,甚至是一样多的,有泪水,也有做秀。有徐本禹这位在乌蒙山里支教的大学生,就会有在太行山下“教书育人终不悔”的美女教师。
从封建王朝尊崇孔夫子仲尼为圣人,到徽州乡下布满青苔,整齐的贞节牌坊。每个时代都在用赏善罚恶的方式确立道德的标杆。反动派蒋介石边忙着“剿共”,边在江西南昌组织“新生活运动”。据说“随地吐痰,罚款五元”这个口号是他的专利。在去年热播的电影《疯狂的石头》中,江洋大盗也会骂吵闹的邻居“没有素质”。每个时代的统治者甚至每个人都想其他人能复制他们所树立的榜样。
我的朋友又问了一句,“徐本禹是需要被复制的吗?”我的回答让他大跌眼镜,我说:“徐本禹不需要被复制。”
中国当代出色的作家余华将这句话作为随笔集的标题:“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是的,徐的传奇不需要被复制,虽然现在,他已经不够传奇的标准了。这个社会的传奇故事、光辉事迹在新闻工作者出色的表现下,一次次被刷新:在大山里支教的年份在增加,可能从两年增加到十年;人的性别也在变化,不会是刚强的男青年,可能是貌美才华横溢的弱女子。而且越来越多的支教者正聚集到闪光灯下,聚集到网络这个充满道德的过度批判或者过度渲染的平台。
我的意思是,徐本禹作为榜样,更重要的只是让我们发现,自己其实也有这份潜在的品德,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释放,去把关注的重心转向身边的细节、小事,将品德化身为行动。我们应当在意的是,上576路公交车时,你是否多一份等待,而不去与白发苍苍的老人一同挤向车门;路上有小姑娘很吃力地搬着东西,你是否上去帮一把,送一程;有学生找你办事,你迎上去的不是冷冰冰的面孔,而是不厌其烦。我们的一小步,就是社会的一大步。品德是需要自己积累的,而不是去模仿、复制榜样的传奇。
责任编辑: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