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起陈华癸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他既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微生物学家,也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还是一名农业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先后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多次率团出国考察。他曾获得的头衔在此难以一一列举,短短的两千多字更是无法将其一生表述完全。在建国60周年之际,本选题尤为关注的是陈华癸先生归国前后的故事,尽管斯人已逝,先生自觉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的赤子情怀仍清晰可见。
“恩师给我教育最深的是让我在枯燥的根瘤菌系统学的科研工作中学会了‘安贫乐道’,今天的报告算是将我的工作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也向恩师陈先生做的一次汇报。”
2008年10月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在我校110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的“微生物学科院士论坛”上做报告之前,表达了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陈文新提到的陈先生,便是我国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陈华癸教授。
负笈英伦 科学研究显锋芒
1935年,时年21岁的陈华癸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36年,经老师张景钺推荐,陈华癸赴英国伦敦大学细菌及热带病学院学习1年。随后注册入伦敦大学,同时在英国著名的洛桑试验站(Rothamsted Experiment Station)细菌学系从事博士学位研究工作,在桑顿博士指导下研究豆类—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并获得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陈华癸格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利用了一切时间沉浸在科研学习中。在研期间和研究完成后,他先后单独和领衔发表研究报告4篇。第一篇研究报告于1938年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为人们第一次揭示根瘤菌能分泌引起根毛变形的植物生长素(Nature,142卷)。另2篇在1939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 Roy. Soc. B.)上刊登,这是他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年轻的陈华癸接连在世界顶级学术杂志发表论文,这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引起了英国学界的轰动。
陈华癸在留学期间还自学了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等课程,这为他归国后开展共生固氮和土壤微生物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陈华癸的努力获得了导师桑顿的格外青睐。在陈华癸回国以后,桑顿将他的部分研究记录整理成论文,于1941年发表在《农业科学杂志》上(J. Agri. Sci.1941)。在这篇论文的末尾,桑顿做了这样的批注:“本文介绍的工作是陈华癸博士在离英回国前进行的。由于战争造成的通讯困难,我只得根据陈博士的记录编写成本文,在发表之前没有机会给他本人看阅。我认为本文根据实验数据所得的结论同陈博士的观点是一致的。尽管工作成绩完全属于陈博士,但我对本文的结论和写作承担全部责任。”
潜心研究 微生物学辟新面
1940年,抗日战火在祖国扩大。同年6月,心系祖国的陈华癸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放弃还未完成的论文,从英国乘船辗转至美国,历经20余天的颠簸终于回到祖国。
时至今日,陈华癸的学生和同事程见尧回忆起先生的这段归国经历时仍感慨万分:“1940年是抗战最艰难的时候,当时能够放弃国外舒适的条件冒着生命危险回国的人并不多。如果不是满怀报国的赤子之心,是很难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作出归国的选择的。”
归国后,他实地调查了云南等四个省的豆科绿肥生产应用情况,着重开展了紫云英共生固氮试验研究。他与徐明光等人首次获得紫云英根瘤菌纯培养,发现紫云英根瘤菌和紫云英结瘤共生固氮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这项发现于1944年5月在美国《土壤科学》(Soil Science)杂志上发表,为以后紫云英根瘤菌人工接种的大面积应用奠定了基础。
1953年,我国开始正式招收研究生,陈华癸招收胡正嘉、曹燕珍等4名研究生开始进行对水稻土绿肥翻耕蓄水种稻后微生物种群消长的研究。
1957年,在中苏稻作科学学术会议(武汉)上,陈华癸作了《水稻土中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的学术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水稻中植物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讨论了水稻土的碳素、氮素、磷素、硫素、铁素等的生物学变化,指出了水旱两作的水稻土生物循环的5个特点。这些结论对我国水稻土微生物和植物营养元素循环的早期研究工作具有开拓性意义。
陈华癸还和当时的研究生周启一道,发现水稻土中有兼厌气性的硝化微生物进行亚硝化作用。他们从水稻土中发现了厌氧的亚硝酸细菌,并获得了亚硝酸细菌的纯培养。这一发现对研究自然界氮的转化有重要意义,为中国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扩大双季稻种植和紫云英绿肥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应用技术。
授人以渔 教育事业谱华章
在陈华癸教育岗位上,陈华癸致力于生物学和农科大学教育,注重国内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先后创办北京大学土壤系,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和华中农学院土壤及农业化学系。并组建了农业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即现在的国家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陈华癸一贯主张“授之以渔”的教育思想。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955年,我校土化系安排3位老师带领学生到京山县国营五三农场进行土壤教学生产实习,这是学院第一次安排人员去那里。在学生去之前,陈华癸亲自带领李阜棣前往农场了解情况。当时的测土工具很简单,是两米来长的铁质土钻子。陈华癸手把手的教李阜棣怎样打钻、怎样观察土壤样本的性质。
陈华癸除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外,还十分关心全国兄弟院校师资的培养,除西藏和台湾外,50年代全国各个省区都有微生物学教师前来我校进修,这些学生和进修的教师,后来有的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微生物学、土壤学和农业化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和高级农艺师才。刘更另、陈文新、范云六以及邓子新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均出自陈华癸门下。
“从启蒙、成长直至今天的比较成熟的各个阶段,每在关键的转折点,无不凝聚着陈华癸教授的智慧和关怀。”在题为《忆成长、谢老师》的文章里,刘更另院士这样表述着陈华癸教授对他一生的影响。
(衷心感谢李阜棣、程见尧、胡正嘉、周启等老先生对此文的贡献!)
在英国期间,陈华癸院士(右一)和夫人周如松(右三)与沈其益和吴婷夫妇在伦敦留影(1936年)
陈华癸在实验室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