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0年校庆前夕,杨新美教授“小有所成”的弟子韩新才和徐培荣汇聚到华农,他们碰到了同门的留任真菌楼的边银丙教授,3人说起了导师生前的一些事情。在他们回忆里:杨新美教授“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他一心专注于科研,总是呆在真菌楼里做实验。
先生对油菜菌核病寄主范围和生态特性的研究有较大贡献,在食用菌资源开发、人工栽培及遗传育种研究上成就卓著。在建国60周年之际,本选题本想侧重关注杨新美归国前后的故事,可惜斯人已逝,很多故事已经不可追寻,叹哉!
“我曾多次探访杨教授,每次他都讲到,他已经完成了有关植物病理生态学和真菌学的两本专著,在晚年就集中精力完成最后一本书——《沉思辑录》。他说过撰写这本书是他‘人生的夙愿,也是人生的奋进’。”2008年12月10日,原国家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在为杨新美先生著作《沉思辑录》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陈耀邦说,我理解他的心意,他要抓紧最后的时光,把一生所思所想,经历体验,加以理性分析,从哲学高度加以总结,以留于后世,启迪后人。
杨新美教授是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他对油菜菌核病寄主范围和生态特性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在菌物生理生态学、遗传育种学及栽培学领域成就卓著。
1911年10月16日,杨新美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今南昌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幼年丧母,中学和小学都是在寄校中度过的。1931年,他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1935年毕业后,杨新美便留校任助教。
1939年,抗日战火扩大,迫于战争局势的发展,浙江大学西迁,在广西宜山停留一年,随后迁至贵州遵义和湄潭。
当时教职员工的生活均较为艰苦,经济拮据。为了贴补家用,杨新美进行了绿豆芽的生产、甜酒的酿造及独山盐酸(一种腌菜)的腌制,通过向当地居民的学习和自己的潜心观察之后,杨新美获得了成功,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还对所学的植物学进行了补充。“我的植物病理和应用真菌两项正业,丝毫没有受到损害。”
1941年,他在贵州首先用孢子弹射法分离获得银耳纯菌种,用段木人工接种获得成功。这种方法比当时日本学者松甫勇采用过的银耳子实体碎片接种法及天然孢子接种法,能提高子实体产量5倍以上。这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8年夏天,杨新美获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植物病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文凭(D.I.C.)。在英国留学期间,杨新美就开始了抗生素的研究工作。其博士论文“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被评选在英国《应用生物学年鉴》上发表。随后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杨新美此时主要从事油菜菌核病、棉花枯萎病、抗菌素方面的研究。
1950年底,杨新美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回国,成为新中国后归国的第一批博士。“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杨老师那个时候回来,确实是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杨新美的学生、退休教师周茂繁教授当时和老师亲自去迎接杨新美回国。杨新美被聘为武汉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学教授。
1951年暑期,杨新美带着周茂繁等一批青年教师和学生20余人前往河南鸡公山进行植物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在采集的过程中,杨新美常常席地而坐,跟当地的农民交谈,了解具体情况。这样的病斑是什么病,采集回来后该如何确定,杨新美都一一的对学生和青年教师讲解。
1952年全国进行院系调整,成立华中农学院,杨新美转入我校任教。根据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和研究,杨新美此时主要从事的是油菜菌核病、棉花枯萎病、抗菌素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就。阐明了油菜菌核病的寄主范围及生态特性。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参与研究的农用抗生素“878”应用于防治棉花炭疸病上,具有防病、保苗、壮苗的作用。对促进棉花生产起了一定作用。
1979年后,杨新美便将主要精力集中与应用真菌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受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委托,杨新美主持香菇优良菌株的驯化及选育的研究。
同年5月份,他亲自率领中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到湖北省随县三里岗乡杨家棚村木瓜园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以期找到合适的试验基地。经过对气候、林木资源、人文条件等的综合考虑和反复比较,杨新美教授最终定址木瓜园,作为全国第一个进行香菇良种选育及其新法栽培的基地。
1980年,杨新美教授带领朱蓝宝、吕作舟、陈立国、林芳灿、付四礼等人到恩施的咸丰、鹤峰,宜昌的长阳,五峰及神农架林区等地采集菌种。当年,杨新美教授已年近七十,仍然亲自带队,翻山越岭采集野生香菇、木耳菌种。
他白天跋山涉水的去采集菌种,晚上回到居住的旅店便进行菌种的分离。采集到菌种后必须得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房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时候才能进行菌种的分离工作。“当时杨老师首先给我们示范,然后一直在旁指导我们进行菌种分离。” 杨新美教授的学生、我校退休教授吕作舟回忆到。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跋涉奔波之后,共采集到181个野生菌种。1980年3月上旬,接种工作在三里岗的木瓜园展开,按照杨新美教授的安排,吕作舟、林芳灿、付四礼等5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到木瓜园进行香菇段木栽培品种比较及新法栽培试验的接种工作。
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山上的几间四面通风、屋顶透光的土坯房就是吕作舟等人的住宿点,做饭的炊具等都是当地外贸部门临时送来的。“当时没有电,就点煤油和蜡烛,木板上铺稻草就当床了。”
1984年,杨新美等成功进行人工栽培香菇217个品种,三里岗上万农民靠香菇致富的道路从此真正的走开来。他选育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的两个良种“7925”和“7917”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受到好评。杨新美也被菇农尊称为“菇神”。
30年后,三里岗成了全国最大的香菇加工、出口基地,年交易香菇1.2万吨,交易额10亿元。 为此,“香菇之乡”的三里岗农民自发捐款,为带领他们致富的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塑像。2008年12月9日,举行雕像落成典礼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食用菌同行及当地数万农民前来瞻仰,盛况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