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新浪网】李忠云专访:为两型社会建设培养人才

访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忠云

七月武昌,骄阳似火;狮子山青,南湖水碧。在华中农业大学鸟语花香、林荫苍翠的校园,记者就高校如何为区域经济服务、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等话题,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忠云教授。

笔者:李书记,您好!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全国办学历史最长的高等农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辉煌的业绩。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好吗?

李忠云:好的。我校前身是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现已成为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111年来,学校历经风雨沧桑,一代代华农人用勤劳和智慧,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凝练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农业科技、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今的华中农业大学,从最初农务学堂的20多名教员,发展为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名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一批优秀师资组成的共1300名专职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8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5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21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5000多人,研究生6000多人;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已从当初相对单一的学科结构成长为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等多学科相结合,新兴与传统学科相交融的全国重点大学。

笔者:在高校建设中,贵校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的?

李忠云:在我看来,对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的考量主要是看其办学水平是否能达到人民满意的程度。而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就要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和服务社会能力。

大学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应着力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精神、能力、自觉、热情和习惯。我校围绕服务社会设置课程,制定方案,开展活动,构建了国家、学校、学院三级创新性实验体系,既培养出了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和创新人才,又培养出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同时,我们坚持“顶天立地”,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造高水平成果,又高度重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解决发展实践中大量的科技问题。我们特别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三农”第一线,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造福农民群众,形成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特色办学模式,培养了大批的专门人才,提供了急需的农业科技成果。

我认为,只有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培养出责任感强且具备为人民服务能力的人才,并源源不断地输出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学校的知名度才会得到持久提升。

笔者:您为何觉得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特别重要?在办学实践中,贵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使其具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有何收效?

李忠云:责任与能力同等重要,但责任是首位的。有能力无责任的不可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有了责任,他会自觉主动培养能力。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人才培养理念。今天,把大学生拘囿于安静的校园,脱离火热的社会和时代,仅靠书本和实验室灌输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追溯学校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不断强化社会实践对学生的育人功能。从办学之初张之洞提出的“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到抗战时期慷慨高歌的“勤读力耕肩重任,立己达人图自强”,再到今天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无不是在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际,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改造世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校一直认为,“勤读立耕”就是要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就是要求所培养的学生既注重提高理论知识,又不断提高动手能力。而“立己达人”则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进取、责任、奉献、诚信的优良品质,培养普遍认同和践行热爱祖国、追求科学、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价值规范,成为健康成才、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

早在农务学堂时期,学校就组织学生在农村进行栽培实习和农技服务;抗战时期,学生纷纷走向社会大课堂,用实际行动为民族自强服务;新时期,章文才先生直到九十高龄还带着学生奔走在田间地头;以傅廷栋、张启发、陈焕春、熊远著、邓秀新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都把为“三农”服务称为本分。他们的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去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上世纪90年代初,我校已开始把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必修课计算学分,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学校长期组织和全力支持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基层了解国情,开展社会服务。近年来,全校90%以上的学生注册为青年志愿者,涌现出一大批以“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把青春与生命奉献给西部的赵福兵、甘愿扎根泥土的大学生农民师智敏等为代表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子,出现了“红杜鹃爱心社”、“食科一家人”等学生自发组织的公益团体。学校每年选拔志愿者,在贵州大方县大石希望小学进行爱心支教接力。

学校制订相关鼓励政策,对于到边远省份、下基层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近3年发放奖金30多万元。我校近年来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报名数和参加数都位居武汉地区部属高校首位,每年有近10%的毕业生志愿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笔者: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以武汉为中心、向周边扩展的武汉城市圈和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 (即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已于2007年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国家批准。作为华中地区知名高校,贵校是如何围绕这一方案实施组织好服务的?

李忠云:华中农业大学扎根荆楚大地,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学校毗邻湘江大地,长沙、株洲、湘潭等城市群是我校的主要生源地,也是主要的人才输出地,我们与之拥有地缘和情感上的密切联系。学校汇聚了大批优秀专门人才,拥有雄厚的科研和技术力量,发挥经济、政治、文化和育人功能,在为武汉城市圈和“两型”社会建设服务中大有可为,责无旁贷。

长期以来,学校整合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动物科学、植物科学、食品科学、工程技术、文法经管等领域专家力量,研发了一批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导向,能促进产业升级、企业技术改造的自主创新技术;以合作开发、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模式的调整,在为企业的人才培养、产业振兴、技术升级、经济增长、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建成了沙洋循环经济示范园等基地,为当地制订农业循环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形成以秸秆综合利用、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产品加工转化三大循环模式为主的整体农业循环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积极探索了高效、优质、良性、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学校特别注重学生“关注生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意识的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人人关注环境、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为更好地为“两型”社会服务,学校成立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研究制定宏观规划和年度计划,注重发挥学校人才智力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绿色超级水稻的研发;二是大力开展节地、节水、节能、节肥、节种等农业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三是积极参与高效、生态、休闲、观赏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四是投入科技力量推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研发和推广;五是做好畜禽及水产品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工作,努力为“两型”社会建设做出新贡献。

笔者: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贵校准备如何定位,充当什么角色?

李忠云:纵观人类社会发展,世界经济由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向知识信息主导演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顺应历史进程、促进农村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地处“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国家重点农业大学,应把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服务作为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一要提供智力支持,推动城乡建设同规划;二要提供人才支持,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和积极参与转移培训相结合,推动城乡劳动力同就业;三要提供科技支持,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服务,推动城乡经济共繁荣;四要加强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研究,推动城乡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共保障;五要积极参与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城乡文化信息共分享。

笔者:在发挥自身科研和人才优势,促进湖北地方经济发展,贴近服务“三农”方面,贵校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今后有哪些得力举措?

李忠云:在服务地方,尤其是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校整合学科资源,突破以往固有的、单纯的技术服务模式,综合推进农村经济、文化、生态均衡发展,为促进“三农”问题的统筹解决,探索了五条新路径:

一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点,引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学校结合湖北地方中试和示范基地建设,构筑农业科技原创、孵化、转化、辐射四大科技基地,形成了覆盖上游、中游、下游的支撑体系,以平均每年40项左右科技成果的产出量,向湖北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丰富的成果资源。

二是以组织社会实践教育为着力点,培养服务“三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学校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主题,每年组织4000余名大学生,紧密结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以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为契合点,推进校市合作。“十一五”以来,学校不断加强与湖北省各级地方政府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科技合作,先后与武汉、黄石等13个地级市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33个县及县级市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四是以实施继续教育和政策咨询为切入点,培训提高农村干群综合素质。近10年来,我校为湖北省累计培训县以上领导干部1700多人、乡镇以上干部2600多人、农技人员6万余人次、农民100余万人次。

五是以开办专业网站为创新点,推进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学校已开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网、华中农业信息网、华中蔬菜网、中国番茄网,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学校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被媒体誉为“六个一”。以这些标志性成果为引领,“十一五”以来,学校加强推广和辐射,在湖北省推广粮、棉、油、猪、蔬菜、果树等新品种30多个,应用新技术200多项,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新形势下,学校启动“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和“百名教授进百企”两个行动计划,将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建立校领导联系合作村制度,组建服务团队深入乡村。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带动示范点和周边乡村经济发展,辐射整个县域特色产业;发挥科教优势,通过产学研结合,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以项目为纽带,促进企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改造,提升地方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此,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实践育人平台。(荆楚网通讯员:朱清平 汤纪周 冯楠 张宏荣 )

责任编辑: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