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之源”的苍蝇居然可以成为饭桌上的“香喷喷”,“夜光流萤”的诗意竟然是自然环境的一张“健康卡”(“夜光流萤”是指晚上有萤火虫飞舞,这可以看做是自然环境状况是否良好的一个指标),废弃的农作物秸秆还是生物酒精的极佳原料……
听着这些有趣的“科研项目”,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不少同学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专业原来如此地“时髦”。而这种对专业耳目一新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院的“问学于斯——教授接待日”活动。6月22日,该院近500名学生受到了9个教研室的教授“接待”。这也是该院自4月11来的第七次“教授接待日”活动。
“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专业,热爱专业,找到科研兴趣。”植科院院长曹凑贵的一句话道出了整个接待日活动的目标——“教授接待”,导学育人。
而事实上,“教授接待日”仅仅是该院“‘教授接待’,导学育人”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教授接待”在于平时。
植物保护专业0701班的徐素平是一名“家蝇爱好者”,这让不少同学感到好奇——一个女孩子怎么会喜欢肮脏、讨厌的苍蝇?原来,徐素平所说的并不是普通的苍蝇,而是一种工程蝇。大二时,徐素平通过三田实习老师朱芬,第一次了解到了雷朝亮教授。“听说雷老师研究的是苍蝇,感觉挺好奇的。”
而徐素平真正对家蝇感兴趣是在去年十月之后。那时,她开始在实验室做实验,“研究兴趣主要是来自老师的引导”。在雷朝亮的指导下,徐素平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其中大多是国内外比较先进的研究成果。这个过程,徐素平了解到家蝇有着经济、药用等多种价值。“蝇类还可用于临床医学,这让我觉得更加有研究价值。”现在,徐素平正在做关于蝇类的毕业课题,并计划着考雷朝亮教授的研究生。
该院研一学生方立也是在导师付新华的“导学”下才“喜欢”上了萤火虫。由于是调剂的专业,方立刚开始对这种形态丑陋、尾部发光的“黑虫”并不感兴趣。而且,他本科学的是生物工程,主要集中在病毒与生物领域,对昆虫知识鲜有涉猎。
一次,付新华发现了一种萤火虫的蛹全身都闪烁着绿色幽光,而一般的萤火虫只是尾部发光。他发现这种奇特的现象后便马上找来方立一起观察。不久前,萤火虫在方立眼里还是形态丑陋的“黑虫”,那晚的绿色幽光让却他对萤火虫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极丑’到‘极美’的变化让我很是神奇。” 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导师还让他第一次看到了近千只萤火虫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飞舞。“这也让我非常地震撼。”
这些有趣的现象让方立对萤火虫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后来,他知道那种全身发光的萤火虫叫做边褐端黑萤,并选择它作为了研究对象。
“付老师很善于导学,发现有趣的现象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内让我去观察。”而且,付新华考虑到方立之前的研究方向是微生物,便让他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真菌寄生”的问题。
在华中农大,导学育人的理念存在于各个角落——院士的一场讲座,教授的一次报告,甚至是开学典礼上的一次发言。
2008年9月6日——2008级新生开学典礼,这是每一个2008级学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而对于植科院农学0804班的王鹏飞来说,这个日子更加值得铭记。在开学典礼上,彭良才教授做了发言。作为入学之初的懵懂新生,王鹏飞敏锐地捕捉到了两个“不经意”的信息:彭良才教授毕业于我校农学专业;其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从废弃的农作物秸秆中制取生物酒精。
“生物质能”,这四个字似乎让王鹏飞对农学这个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之前,他还一直把农学专业定义为作物育种与作物栽培,未曾想到还有生物质能这一“分枝”。而在高中,对能源知识“情有独钟”的他已有从事能源研究的志向。
“因为进入农学,这个想法就暂时搁浅了。”不过,彭良才教授在开学典礼上的不经意导学,却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打算以后从事生物质能方面的研究。”王鹏飞坚定地说。
除了植科院的“教授接待日”,生科院的“千问计划”、经管土管学院的“专业导学”、动科动医学院的“教授导学计划”都在体现着我校导学育人的理念。
早在2007年,生科院便提出了“千问计划”。时任校长张端品还在学校网站发布长篇感言。他说,这件事让他想到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倡导师生互动式的“问题式”教学,而且教师导学非常重要。也就是从这年开始,生科院连续4年举办“教授下寝室”的活动,使“千问计划”不断地深入。
“每个学院的导学方式不同,但却有着相同的理念,那就是导学育人,激发学生对专业、科研的兴趣。”植科院院长曹凑贵这样说道。
[校报442期]“问学于斯”教授接待日活动的审美体验与育人自觉
不知不觉,身处这个校园已经13个年头。内心深处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希望我们的校园里能够多些这样的场景:“课下一群学生围坐在教授的周围,共同就一些话题,自愿自由地平等对话与交流。学生尽情提问,教授尽力回答。问,可以是专业的问题、学术的思考,也可以是成长的烦恼、社会的疑惑;答,是教授结合自身人生阅历充满个性和智慧的作答,感性富有激情,但又不失理性和深刻思考。这里没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规范,也没有参加对象规模的要求,可以是非大众甚至是小众的,气氛轻松舒适,是完全不一样的教书育人……”
对此,我相信置身其间的学生和教授都应该是幸福的,这种场景是美的,是让观者身心俱悦的。这种认识在我亲身体验过植物科技学院“问学于斯” 教授接待日活动后,更加深刻和真切。
今年4月以来,“问学于斯”教授接待日活动,已经举办了七期。问学,是一种求学、治学的态度。古人云: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与斯,意通于此,表方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场景感。记得初次耳闻这个活动,就对此产生了兴趣,形成了记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参加。直到最近,笔者亲身有幸体验了一次“被接待”。
这次问学的主题是“学生考研面面观”。虽然主题比较具体,但考虑到这个主题的学生普适性和学生的诉求多元,问题多面,活动组织了9位教授集中接待的“华贵”阵容,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信息服务和指导需求。教授们既如数家珍介绍学科专业,又与学生分享他们学问学术道路上的科学轶事。可谓寓教于乐,教者乐教,学者好学。席间一幕打动了笔者。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教授“无意”说出,自己是从外地专程赶回来参加这次接待活动,由于担心迟到,还没来得及吃晚饭……话音刚落的那一刻现场雷鸣般持久掌声让我感动。因为我明白,此刻学生们一定会很幸福,因为他们被看重,被教授看重,而教授们也一定也会觉得值得,一个细节竟能得到如此“礼遇”。要知道,身肩繁重任务的教授,加班加点延迟就餐是一件太过于普通而“正常”的事情了。可就是这样的普通小事折射出的师生情谊,却让笔者收获了一次审美体验,一种以学生为重,把学生放在心上的育人之美。
教授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办学资源,由于其学术影响力,在学校育人工作中有着独特而又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是由大学学术型组织的特质所决定。因此,注重发挥教授的育人作用,一直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教授必须要上讲台,必须要面向本科生授课。这些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囿于课堂教学的特定的内容和形式,这往往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教授育人工作的渴求。增强教授与学生第一课堂外的接触,让更多的学生在更多的时间里,更多的平台上可以自由问学教授,无疑成为了一种现实需要。植物科技学院“问学于斯”教授接待日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探索。这不仅是教授群体育人责任的具体实践,更是一种育人自觉的生动体现,相信会在当下学校着力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现实语境下有着特殊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