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日《中国教育报》2版头条以较大篇幅对我校实践育人的经验举措予以了专文报道。现将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探索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育人模式
开展田间观摩、田间操作、田间管理专业实践
华中农大本科生能科研会种田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刘涛)近日,以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博士研究生柳阳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寄生异育银鲫粘孢子虫一新种》在德国杂志《寄生虫学研究》上发表,这是柳阳两年内发表的第六篇SCI论文。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多次被同行引用,柳阳也因此被同学们称赞为“论文哥”。
“论文哥”科研成果如井喷般爆发,并非偶然。早在2008年10月,还在读大四的柳阳就进入了顾泽茂副教授的“水产动物医学”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柳阳告诉记者,本科时进入课题组的经历,使他较早地实现了从大学生到研究生身份的转变,并为以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打下了坚实基础。
华中农大校长邓秀新告诉记者,依托优质科研平台和四级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让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来的“三早”实践育人模式。学校每年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40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300项,各学院积极组织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形成了国家、学校、学院、大学生四级创新体系。如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吸引学生参与创新研究项目,20%的学生在二年级时就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四年级前参与的学生比例更是达到了100%。
“三早”实践育人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十一五”期间,华中农大本科生发表论文被SCI、EI收录的有55篇,有58件作品获全国、省级“挑战杯”大奖,其中国家级金奖1项,一等奖两项。由该校本科生李志利领衔的“猪伪狂犬病疫苗‘伪克’的商业推广”项目获首届武汉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冠军,获创业奖金30万元。被同学、朋友戏称为“狮子山发明家”、华农“爱迪生”的工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陶海龙,学习期间手握5项发明专利。
目前,华中农大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并形成了一套由研发、中试到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体系。所有这些科研资源,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
身穿白大褂,肩扛喷雾器,手握锄头在试验田里劳作;整地、播种、施肥、覆膜、剪枝、收割,样样在行——他们,就是华中农大一群年轻的“新农民”。
这群“新农民”在华中农大广阔的试验田中践行着该校延续百年的“耕读”理念。2006年,华中农大在全国农林类高校中首设“三田”教学实习必修课。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该校植科院植保专业的本科生被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5到6名成员都会分到30平方米的“责任田”,种植早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四大作物。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在三个学期内负责管理相应“地块”。从种到收,学生全程参与,系统掌握四大作物种植管理的基本技术,并进行资料整理、观察记载和数据分析,形成实践报告,为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下田的次数多了,自然会对自己的那块地产生感情。“这可比上网偷菜有意思多了!”植保专业大三学生魏倩说,自己几乎每天都要到“责任田”里逛上一圈,看到自己管理的作物长势良好,心里才踏实。“全程坚持下来,收获的不仅是沉甸甸的麦穗,同时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对现在的专业学习帮助很大。”魏倩说。
目前,华中农大通过对原农学专业“种三田”(试验田、丰产田和种子田)进行了改革优化,规定农科专业实践学时比例须达到35%,实验学时不少于课内总学时的20%,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0周,并逐渐拓展到植物生产类专业。如园艺林学学院园艺(蔬菜)专业的本科生在大三时会上一门“三田”教学实习必修课,30平方米的实验田被划分给每位学生进行管理。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从市场调研开始,自主确定生产内容和方式,自主完成种、管、收、售全过程的田间管理和采后管理。
学生在“三田”进行田间观摩、田间操作和田间管理,系统参与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实践训练和科研训练,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12日第2版
http://news.jyb.cn/high/gdjyxw/201201/t20120112_47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