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校报476期]百花依依,风景这边也好

———春风借力,打造江城最美校园

    编者按:一场春雨一场暖,春的来到,整个华农成了一片花的海洋,白的、粉的、红的桃花,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无一不让每一个华农人骄傲自豪。在自豪的同时,桃花节的现在却引发了我们的深思,我们的文化品牌能走多远,是否也能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

百花依依,风景这边也好
———春风借力,打造江城最美校园

本报记者 晓宣 学通社记者 袁秀双 闫若曦 李敏

    阳春三月,地气回暖,一场雨后,几日晴和天气,桃花作为早春花卉之一,露出了笑颜。清明假期中,我校一年一度的桃花节再一次拉开了帷幕。此次更有桃花苑里花间烹茗,琴声萦绕。桃花苑旁,湖水荡漾,微风习习。实验田中,油菜花开,满目鹅黄。养在“深闺”中的佳景正在逐步为外人熟悉。保守的估计是,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来我校赏花游玩的的人数应在10万人以上。在校园里,每天都能碰到有多对新人在校园里拍摄婚纱照片。
    在珞狮路的另一端,武汉大学里是另一番景象: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一个“樱花节”让武大驰名海内外。游客们为了一睹武大樱花的芳容,甚至挤破了武大的校门,一个樱花季,有上百万游客拥进武大。武大的樱花,已经成为武汉的一张名片。
    我们的问题是,华中农大的春日百花,广阔的山水校园,加上丰富的科教资源,能否成为武汉的另外一张“名片”?

低调的“桃花节”
    在去年举办的第一届桃花节上,我校用红伞和桃花扇为载体在景区进行的艺术创作,让人无比惊艳,引得游人一路赞叹,同时,学校组织了“重走长征路”环校长跑活动、“江城桃花源”主题摄影及书画活动、“大地走红”艺术展等系列主题展,还有心愿墙许愿活动等;今年的桃花节主打“古典牌”,由茶学专业的同学在现场进行茶艺表演,向游人手把手教授茶道和品茶的精髓;更有几位同学弹奏着琵琶和古筝,为满树桃花应景。虽桃花节只有两年历史,却已成为华农不得不说的一道风景。
    在喧嚣的武汉市内,校园深处有一片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的美景可谓不可多得。“第一次到华农来,就觉得学校空间大,不存在拥挤现象;而且学校环境清新优美,很是心旷神怡,”四川大学陈玮同学是在听本校的高中同学介绍后知道桃花节的,“但我想桃花品种丰富一点会更好,放眼望去满是一个颜色,未免有些单调,而且和梨园太近,总觉得桃花的风味减色不少。”
    “南湖周围没有厕所或者卖水的地方,游人来了以后想上厕所,或者想吃、喝东西都挺不方便的,另外,我觉得我们桃花节也可以弄点纪念品来卖。”经管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孙旭东在参加完两年的桃花节后说道。“由于桃花节是学生组织举办的,因而对这些商业性的东西考虑欠周到,而且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还未到位”对此,校导游队队长于浩文解释道,“而且,这次桃花节期间还出现了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比如桃花节当天晚上起风,把我们挂的路标都吹跑了,使后来的游人不能很快的找到路,这些都是我们事先未考虑到的。”
    于浩文还指出桃花节的另一现状:这两届桃花节都以“桃花源里亲近自然,生物谷中感悟生命”为主题,这次更是以低调素雅为基调,来突出桃花的自然美,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校对桃花节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不少人对我校桃花节并不了解。于浩文说:“但是,我想我们还是比较务实的,有多大,就把宣传做多大。”
“疯狂”樱花背后的人文积淀
    据武汉市旅游局数据显示,武汉市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共接待游客近300万,其中东湖磨山和武大的樱花占据很大的比例,其中,武大在清明3天接待游客人数高达10万。即使每人收费10元,也阻挡不了人们的踏青的热情。据武汉铁路局资料显示,2012年清明节武汉迎来旅客高达287万,其中以武广、武深高铁为主导的铁路运输共承载游客109万,武深高铁于今年4月1日开通,当天运载的游客多达3万人次。这些人中,很多是专程来武汉赏樱花的。
    武大樱花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三月樱花飞舞的美景,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美誉。“很难说是武大造就樱花,还是樱花造就武大,也可以说是因为两者的结合吧,”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叶晓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很多人认为,武大樱花是抗战期间日本人所种植,其实是有一定偏差的。日本人当年种植的樱花不超过30株,种在现在的樱花大道,目前均已老死。”
    “可以说,我在很久之前就知道武大樱花了,是我高中老师讲的,他讲的时候是把武大樱花和武大联系在一起的,武大樱花这么出名,是和武大本身的名气分不开的。”文法院法学专业吴裕萍说道。清明期间来华农游玩的四川大学陈玮同学也表示,知道武大樱花是因为武大这所学校。
    据了解,武大樱花最初由周恩来总理于1972年转赠,这是来自前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的一批樱花。1982年,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又赠送武大100株垂枝樱苗。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中国株式会社内中国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先生赠送樱花树苗200株。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园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来自于此。
    从数量上看,武大现有樱花1000余株,校园内最著名的赏樱所在主要集中在樱花大道、鲲鹏广场及行政楼等处。离开了那些近百年的老建筑,武汉大学樱花的观赏性会大打折扣。
    提起武大樱花,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图书馆、老斋舍等建筑,武大樱花很好地融入了这所学校的建筑之美与人文氛围——人们来武大赏樱,也是为欣赏武大那些经典的老建筑。
    然而,在武汉清明旅游热潮中,武大樱花并不是一枝独秀。东湖磨山樱花园始建于1979年,与日本青森县的弘前樱花园、美国的华盛顿州并称为世界三大樱花园。东湖磨山也拥有不凡的出身,樱花园里的第一批樱花由《中日友好条约》签订时,日本首先田中角荣捐送,除此之外,樱花园现有染井吉野、关山、大岛樱、垂枝樱等15个品种,以全园采用日式庭院设计为特色。从广州等地远道而来专程赏樱的游客当中,多数人是专门冲着东湖磨山樱花园的名气而来。    
 “江城最美校园”的成色
    桃花节连续举办了两届,免费的华农桃花也越来越多地为广大市民所知。与武大不同的是,春季来我校赏花的市民不仅仅专程来桃花园欣赏桃花。在这片7425亩的广阔校园里,花卉基地、茶园、沿湖的桃园、广阔的油菜试验田都是市民赏花、踏青的目的地之一,除了赏花踏青,华农的广阔与安静,也是这些市民前来游玩的原因之一。
    3月31日下午,市民周先生一家三口在桃花园边的湖边的树下席地而坐。“早就听说华农的桃花很美,今天天晴了,我开车带妻子和孩子过来踏青。才去了南边的油菜田,真是一望无际!不过我更喜欢这湖边,一边是桃花,一边是湖水,不像武大那样人挤人,这里很安静,是个放松身心的好地方。”周先生喝了口自己带来的矿泉水,告诉记者:“华农花的种类也很多,除了桃花和油菜花,玉兰也很多,但是有很多花我们都看不明白,也没有个说明简介什么的。而且,我们也没看到湖边有垃圾桶,这些剩下的垃圾我们还得自己带回去,也没看到周围有厕所,很麻烦。”
    于浩文坦言:“桃花苑有多大,我们就宣传到多大。只是限于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我们没有把桃花节很好的推出去。”针对诸多游客反映的“入厕难”和“购物难”问题,他认为完善一套基础设施体系,让每一位前来华农参观游览的游客感受到便捷,尤为重要。
    前不久,在新浪微博上,“@华中农业大学团委”发布过一条微博,“华农最美丽的季节已经来临,桃花节,大片油菜花,樱花等各种“花海”亮爆你的双眼,听到有人说武大樱花节漂亮,所有华农人都笑了,我们这叫低调有木有!!!”并贴了一张盛开的油菜花田的照片。这条宣传华农百花的微博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一个很无奈的现实——打造江城最美校园还有待更多的努力。
    来校园赏花的市民逐渐增多,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喧闹的人群、拥挤的机动车、随手乱扔的垃圾、折损的花木,这些都给学校正常的管理带来了压力,更有甚者,有市民跑到油菜试验田中,将学生做实验用的油菜花折下带走。
    这些现象,使一部分师生产生疑惑——作为一所使用纳税人的钱办起来的大学,到底应不应该对市民开放?现在能开放,以后游人增多了怎么办?
    桃花节期间,交通管理的困难、安全隐患,成为桃花节做大做强的阻力之一。“针对桃花节游人乱停车等无序问题,我校已着手讨论,今后将加强对车辆和游人的管理。在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我校将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措施,”校保卫防范交通科向忠民介绍道,“今年桃花节正直清明放假,保卫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出动20名工作人员维护校园节日秩序。”
    应该说,学校校园面积广阔,桃花、油菜花绵延数百亩,地势起伏小,便于人群疏散,即使踏青人潮激增,也可有效避免人头攒动的场面。但春季花期集中,随着市民的口耳相传,来校赏花的市民会越来越多。校方为维持秩序、确保安全,需要动员大量学生志愿者提供服务,需要方便游人的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些服务措施,展现的是学校开    放与欢迎的态度,当然会产生成本。如何控制人流,消化成本?有人提出,像武大一样,收取门票。
    借助门票来控制人流其实是无稽之谈,但的确可以控制成本甚至可以盈利。看起来赚钱又吸引眼球的做法,却有不少老师坚决反对。最有说服力的反对理由是:让市民免费参观体现了学校的信心和开放心态,而且,大学是纳税人办的,没有理由封闭办学。
擦亮名片的途径
    校团委副书记冯楠介绍,学校每年到了三四月份都会开展“狮子山之春”系列活动,而桃花节也是作为这个的一部分。“每到春天,学校的桃花、梨花、油菜花一齐开放,加之学生组织的“听音会”,人文与自然相结合,使得前来赏花的市民更加能够亲近自然,感悟生命。”
    这是对推介华农百花资源的一个有益尝试。应该看到的是,桃花节给市民带来的体验只是一个侧面,与武大相比,我们的校园更为广阔,花卉的品种更加齐全。如果从上空俯瞰华农,我们会发现,从花卉基地,到南湖边,再到油菜试验田,我们校园的东部、南部被各种花卉所覆盖,校园各处则点缀了各式花木。
    要如何进一步推介春天的华农?或者该如何打造江城最美的校园?“农家乐”是坚决要警惕的方向。在一所农业大学里,如果将百花资源开放理解为打造“农家乐”,那就整体拉低了学校这张名片的成色。现实情况是,就在桃花岛旁边,就有不知何方神圣开的“农家乐”,可以提供市民烧烤,近一两年甚至出现了CS野战。要打造最美校园,治理类似“农家乐”可能是前提条件。
    将学校丰富的科教资源与山水校园的资源和春日百花的景色结合起来,让市民在赏花的过程中接受科普,这也许是擦亮学校这张名片的必有途径。
    周先生所说的问题很有代表性——很多花卉看了之后并不知道是什么。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拥有众多花卉资源,但我们不是景区,也不是公园,而是拥有大量师生的高校。一所高校有义务向市民进行科普宣传,“在花卉的旁边设立说明牌,解释一下花卉的种类,在试验田的旁边设立说明牌,说明所作的科研项目,使我们在赏花的同时又能学到点东西,这不比单纯的赏花更好吗?”周先生说道。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