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 > 公益行动 > 正文

徐本禹、丁洁与我校各暑期支教团队交流经验

<p>&nbsp;&nbsp;&nbsp; 6月22日晚7点,由红杜鹃爱心社举办的“2012暑期支教团队培训交流会”在人文楼M408教室举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校校友徐本禹,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我校经管土管学院辅导员丁洁向我校和中南民族大学的数十名暑期支教团成员交流了自己的支教经验和心得体会。<br /> &nbsp;&nbsp;&nbsp; 丁洁首先从自己一年的贵州支教经验出发,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山区儿童心理和支教注意事项。<br /> &nbsp;&nbsp;&nbsp; “你为什么要去支教?”正式讲述之前,丁洁提出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思索和讨论。她用“蓝天之下我们相遇,为了共同的愿望携手前行”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支教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一个愿望。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愿望,有的同学说是把这次支教当成一种宗教式的自我救赎,也有的是为了从奉献中完善自我,还有的是为了品味责任和担当……各种观点不一而足。丁洁用“唤醒”一词总结道:“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唤醒它。公益不应只是愿望和理想,更多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br /> &nbsp;&nbsp;&nbsp; 引导大家思考了支教的动机之后,丁洁从“对象需求”“支教理念”“有效供给”“支教传承”四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对支教的一些见解。她建议大家先要详细了解支教所在地的文化特征和当地孩子在该文化熏陶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以便据此确定自己的教育内容、方法和形式,做到既要给当地孩子带去积极的改变和影响,又要避免对他们造成过大的冲击而让他们对原有教学方式产生排斥。<br /> &nbsp;&nbsp;&nbsp; “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授梦想和爱”丁洁特别强调了梦想教育的重要性,“山区孩子由于环境相对闭塞,对外界缺少足够的理解,视野开阔度不足,对梦想的理解也不够深入,甚至缺失梦想,”丁洁说,短期支教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br /> &nbsp;&nbsp;&nbsp; 徐本禹则以“向下生长,向上歌唱”作为自己的主题。他首先介绍了国家对青年学生深入基层、勇于实践、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政策鼓励和倡导,对大家的支教选择表示了鼓励和肯定。<br /> &nbsp;&nbsp;&nbsp; “没有电,用的是煤油灯,没有米,吃的是玉米面饭,没有车,到镇上要走上2个多小时,没有电话,很难与外界联系”徐本禹引用他支教之路的启蒙者吴道江来信中的一句话说明了支教环境的艰苦,让大家做好吃苦的准备,不要因为畏惧艰辛而半途而废。通过展示支教照片,徐本禹还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六次带队去贵州支教的难忘经历和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br /> &nbsp;&nbsp;&nbsp; 随后,徐本禹就“如何做好暑期支教”向大家做了介绍。他要求支教队队员必须具备“三颗心”即爱心、责任心、恒心和“四种能力”即安全防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还要做好“五项准备”即情况摸底、活动策划、课程设计、物品准备、团队打造。<br /> &nbsp;&nbsp;&nbsp;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徐本禹用中国杰出志愿者冯艾的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演讲。<br /> &nbsp;&nbsp;&nbsp; 交流会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支教队队员们就自己对支教的一些疑问与徐本禹和丁洁进行了交流。</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upload.hzau.edu.cn/attachments/20120624/20120624182401_90034.jpg" /></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upload.hzau.edu.cn/attachments/20120624/20120624182515_47754.jpg" /></p>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颜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