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徘徊在职场入口的中国大学生而言,“间隔年”未尝不是一个新的选择:花一点时间,在路上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和真实的社会。(《半月谈》2012年第16期)
迟到的“间隔年”
80后青年孙东纯,这位广东小伙子曾带着一张存有2.1万元人民币的银行卡,操着“蹩脚”的英语,带着充满未知的“间隔年”主题,走出国门。从原计划的3个月到13个月,从游览印度到横跨亚洲6国。在路上,他一边做义工,一边找寻自己的生活意义。
2008年,他的帖子《迟到的间隔年》在磨房、天涯等网上社区相继走红。两年后,随着同名书籍的出版,“间隔年”一词在我国青年人中流行开来。
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的廖磊是《迟到的间隔年》一书的拥趸。他说:“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深深呼吸。原来生活还有这么多的不一样。”廖磊的“间隔年”是骑着越野摩托来个“西部大环行”——从重庆出发,沿着318川藏线、新藏线,途经喀什、乌鲁木齐、敦煌、张掖、西安,返回重庆。
为了这段“自由于天地间、任风拂过”的旅程,他不抽烟不喝酒,少买衣服,努力攒钱。“我的预算是两万元。算上摩托油钱,平均每天开支约在150元左右。”他说。
22岁的安徽姑娘庞春春也计划在大学毕业后来一次环游中国的“间隔年”旅行。“没有具体的行程安排,也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制,因为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我可能会选择多留一段时间,找份工作或者做义工,有多远就走多远。”庞春春说。
对抗迷茫,找寻自我
很多大学生在刚迈入职场时,都会有些许迷茫:或因投身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行业,不知何时才会爱这行;或是抱怨被大材小用,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抑或有人干脆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投错了行,悔不该当初草定终身。象牙塔中的4年,学生很少有机会了解真实的社会。刚出校门,高企的房价,飞涨的物价,又容不得他们片刻思考。
其实“间隔年”所填补的正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间隔:在旅行和义工经历中,会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把眼睛放低,脚踏实地,而不是满腹牢骚。
“在路上,你才会知道,幸福就是在雨夜的泥巴路上,藏族大妈为你端上暖暖的酥油茶;长途货车司机也有梦想,但是他们赚钱不多,还要忍受肠胃、腰椎疾病的困扰,忍受漫漫长夜行车的孤独……”这是廖磊的切身体会。
“我们中很多人一直处于迷茫的状态,上大学之前只知道考试,上大学后就开始找不到方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未来该做什么工作。混4年,一毕业就拿着文凭和证书去找工作。然后匆匆结婚生子,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庞春春认为,“间隔年”的出现,对于战胜迷茫,找寻自我,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觉得,大学生都该来一次‘间隔年’,因为在路上,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廖磊说,“间隔年”对于以后自己要去干什么工作,实现心中的理想,都有积极意义。
“间隔”之后,如何“回家”
“间隔年”的热乎,让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对这段旅程充满期待。但现实中,用人单位对于“应届生”的要求,让很多人对“间隔年”望而却步,面对日益残酷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晚工作一年失去的可能不只是12个月的薪水。因此“间隔年”对很多人来讲,更需要理智的取舍。
另外,各种商业机构借“间隔年”蜂拥而上,把“休学”“辞职”作为噱头,为“间隔年”强加“包治百病”的功能,吸引年轻人盲目“上路”,也可能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一直以来,大家对间隔年的关注都在‘上路’,很少有人谈及如何‘回家’。”在名为“间隔年The-Gap-Year”的“豆瓣小站”上,人们都在讨论“间隔年”后,如何重新回到工作、适应现实,以及“间隔年”后心态有何改变。
“行走是为了开阔视野,而非逃避现实。很多人虽回来了,但心还在路上。”一位辞职后经历了“间隔年”的磨房网民谈出了自己的忠告:“出发会增强你的信心,勇气与毅力,但对你的工作技能没有直接帮助,回来后你不会变成超人。出发前的问题,回来后依旧存在,而且你更老更穷,更无力解决。”
此外,合理的规划,“了解本心”也很重要。廖磊说,自己一位朋友大学期间的旅行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但收获寥寥。他认为,旅行不是为走而走。“间隔年不是赶时髦,而是为自己的发展找到一条更好的路径。”(记者 余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