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篪先生作客狮子山讲坛讲述“国学思潮与国学大师”
<p>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几年来,许多文人学者们都呼吁提倡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而近日于丹被轰下台这一事件更是将国学推向了又一舆论话题。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国学?11月22晚,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凤篪先生作客狮子山讲坛,为学生们讲述“国学思潮与国学大师”。<br />
演讲伊始,张凤篪先生借感恩节向自己的父母、所有老师以及在场的各位同学表达了感激之情,他动情地提到了父母对他事业的支持以及老师们的深切教诲,并立志一定会就国学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br />
<span style="color:#003399;"> </span><span style="color:#003399;">“国学”的渊源</span><br />
何谓国学,在当今文化知识界,关于“国学”、“国学大师”的标准依旧是众说纷纭。张凤篪谈到了《辞海》及《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学”这一词语的定义,《辞海》将“国学”定义为“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并和“国故”等联系起来。《现代汉语词典》也把“国学”称为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文学、考古学、文字学等。<br />
国学何为?张凤篪先生则总结为“国家认同,学科反思”,在国粹作为一种族群认同、国故作为一种制度认同的同时,国学以一种文化认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所涵盖的“政”、“学”、“道”三个方面更是引导着人们追求民主、科学、自由。<br />
张凤篪还介绍道,国学大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胡适之、钱钟书、饶宗颐等人则是各领风骚。在这个现代学术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尤其是论及学者对于思想文化界的影响,章太炎、梁启超、胡适之三位先生,无疑是三座不可逾越的高峰。<br />
<span style="color:#003399;"> “国学”的流变</span><br />
谈及章太炎与旧学传统,张凤篪对此大加赞赏,并说道,章太炎先生是位身怀正气的学者,他从小受父亲及文字狱的影响,有着强烈的革命意识,曾是众多优秀学者的老师,如鲁迅、周作人、黄侃等人。父亲病故后,他从师俞樾先生,并主张“学在民间”,一生从未在高校任教。<br />
梁启超作为百年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史学家、语文学家、社会学家、科普学家等一系列大家,对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贡献。张凤篪更是称赞他为新文化的最高代表,无愧于“世界第一博学家”之美誉。<br />
适之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张凤篪先生说道:“无论是誉是谤,胡适始终是学术思想界一个注意的焦点,有人追随他,有人和他从容商榷异同,更有人从各个角度猛烈批评他,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忽视他的存在。”适之先生所提到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更是被奉为真理。<br />
<span style="color:#4c33e5;"> </span><span style="color:#4c33e5;">“国学”的未来</span><br />
演讲接近尾声,张凤篪先生针对当前国学的形势就文化的传承问题对学生们提出了三点建议:“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br />
究天人之际,实在于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循本开弘、别立新宗。通古今之变,则在于努力培养和承袭学者智识、文人骨气、君子风范、圣贤情怀。成一家之言,理当沉潜学问、涵养心性、推己及人、聚沙成塔,承担文化续命、学术传承之责,世风转变、信仰重建之任。<br />
结束之际,张凤篪先生说道:“政客影响社会,不过一二十年;商业惠及民众,不过三五十年;然文化之魅力与价值,则可以超越古今中外,延续百代千秋。国学大师虽魂兮归去,然文化传承决不可断。”</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upload.hzau.edu.cn/attachments/20121123/20121123113455_94383.jpg" /></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upload.hzau.edu.cn/attachments/20121123/20121123113554_88859.jpg" /></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upload.hzau.edu.cn/attachments/20121123/20121123113607_45490.jpg" /></p>
<p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family:KaiTi_GB2312;">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KaiTi_GB2312;">张凤篪,80后,青年学者,自由撰稿人,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吴国仁和孔子文化传播集团讲师,湖北省大学生国学特训营班主任。</span></p>
责任编辑:张睿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