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校报489期]“华中”命名60年

    编者按:1952年6月至9月,中央人民政府大规模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原有的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系。当年,来自6省8校的农学精英从大江南北汇聚在武昌长江之滨、沙湖之畔的宝积庵,登上华中农学院这艘崭新的航船。而今,距离组建华中农学院已经过去了整整60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蒸蒸日上。俗语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饮水当思源。在“华中”命名6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当年的那些建设者。

    ■八校合流
    1952年,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年7月,南昌大学森林系大三学生蒋建平正在家乡度暑假,他不知道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正在召开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正是这次会议改写了他和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暑假结束后,他回到南昌大学。他感到奇怪的是,原定上课的日期并没有如期开课。不久,他被告知他所在的森林系将并入武汉的华中农学院,他和同学们要去武汉完成剩下的学业。此前,他只知道武汉有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省农学院,并没听说过华中农学院。在隐隐的迷惑中,他来到武汉,摘下胸前的南昌大学校徽,换成了华中农学院校徽。1953年,他从华中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河南农学院林学系担任助教,直至担任校长。
    毕业两年后,蒋建平又听到一个让人诧异的消息:并入华中农学院的南昌大学森林系的部分师资和设备,于1955年再次从华中农学院分离,调并到南京林学院。这样的分合并转,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高校院系调整的缩影。
    1952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也就是蒋建平回家度假的时候,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作出决定:综合大学的农学院一律从母体分离,独立建制;每个大行政区办好一两所多科性的农学院,每个省市凡有两所以上农学院的一律予以归并。
    按照这一方案,在中南区,湖北省农学院与武汉大学农学院整体合并,同时将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并入,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校址设在湖北省农学院原址宝积庵。
    早在1952年年初,合并的动作就有了端倪。年初,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就已经有所行动,组成了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省农学院调并委员会。8月,调并委员会下设的筹备处开始办公,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杨开道任筹备处主任,童世光任副主任,秘书组由林镇南负责,教务组由柯象寅、田叔民负责,总务组由金聿负责。筹备工作全面展开。
    9月22日,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省农学院全体师生员工齐集武昌宝积庵召开华中农学院成立大会。中南教育部长潘梓年和副部长徐懋庸到会讲话。潘梓年阐述了院系调整的重大意义,认为“这次院系调整是为适应祖国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徐懋庸代表中共中南局直属机关第12分党委提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建设一个新的农学院而奋斗”的建院方针。杨开道宣布了调整方案,童世光号召师生员工克服困难,搞好各项工作。会后进行了大联欢和大聚餐。
    蒋建平和他所在的南昌大学农学院森林系、畜牧兽医系的10名教授、74名学生没能赶上22日这次大会。他们正在忙着收拾行李,整理档案,清点图书资料和各种仪器设备。之后,他们和另外4省6所大学的农学院师生,从四面八方开始向武汉宝积庵汇集。直到10月下旬,这一大规模的合流才算告一段落。
    10月20日,华中农学院正式开学。学校分宝积庵院本部和珞珈山分部两处授课。全院共有教师154人,其中教授34人;学生1272人,其中本科生870人。
    开学后,学校调整组织机构,配备人员,开展工作。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院长负责制,设立院务委员会作为院长的最高咨询机构。行政职能机构设院长办公室。总务处下设立科室、小组,处理具体工作。各专业也相应配备了负责人。1953年3月3日,教育部批复了决定了各系科主任。
    学校对少数专业又进行了调整。1952年8月,全国农业经济教师103人集中到北京学习,同年10月又带领农业经济本科生362人到国营农场及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了7个月的生产实习。
    195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成立了农学系、园艺系、土化系、畜牧兽医系、林学系,分别由许传桢、章文才、陈华癸、秦礼让、陈桂ê吶蜗抵魅危⑸枧┮档鞑橥臣谱ㄐ蘅啤⒉枰蹲ㄐ蘅坪椭械攘忠导际醢唷U庖荒昵锛荆信┭г赫惺樟说谝慌芯可渲形⑸镅ёㄒ?人、牧草专业3人。
    至1953年8月,学习与实习全部结束,高教部和农业部宣布调整方案:将湖南农学院农业经济系7名教师、37名学生、武汉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39名学生,加上湖北省农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农经教师和统计专修科的师生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农业经济系。
    1954年9月,高教部决定我院茶叶专修科停办,并将3名教师和有关设备调至浙江农学院。1954年12月,高教部和林业部决定,我院森林系的师生员工和有关设备,调并到南京林学院,1955年9月完成调并工作。
    另外,学院对课程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上也进行了调整。到了1952年底,排课、选课等问题得到了解决,暂时开不了的课程,请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等校代开,派人跟着学,学了再开。生活也有了改善,学生每餐已经有两荤一素。  
 
    ■定址狮山
    1954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武汉。8月18日,水漫江城,刚刚好不容易新建起来的华中农学院彻彻底底的接受了“新生的洗礼”。
    洪水退去后,为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建设的需要,华中农学院珞珈山分部迁至宝积庵,珞珈山分部的农场正在加快搬迁工作。宝积庵原本不大的校园变得越来越拥挤。宝积庵一带已经被武汉市规划为工厂区,扩大校园已无地可寻。这时,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华农人的面前:重择校址。
    最后,武昌南郊的一个土地面积达7425亩,约5平方千米、一山拱卫、两湖怀抱的狮子山进入了童世光等校领导的眼帘。
    狮子山远离城区,武昌人都把那里当成坟堆,山上大大小小的都是坟。学校非常谨慎,时任院党总支书记的童世光亲自带领几批专家前往狮子山勘察,又请苏联专家进行认证,都认为从位置、地形、地质、土壤等条件看,这片区域非常适合农学院办学。随即,国家高等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很快批准了华中农学院新校址选址和建设方案。
    1955年,在童世光率领下,一支由22名教职工组成的建设大队开赴狮子山,在荒地里搭盖起一排排简易“干打垒”工棚。1956年,更多的建设者来到了这里,修建道路、平整坡地、开辟荒山,进行大规模的基建施工。全院师生还轮番从20千米外的宝积庵来这里种树。
    1956年9月,先后与陶铸、李先念共事,担任过鄂豫皖湘赣边行政公署主席的许子威担任华中农学院院长、党委书记。这位戎马半生的老红军将自己的战斗力传染给了师生员工,打赢了这场建设新校园的恶仗。
    全校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建设校园,同年9月,一位叫傅廷栋的技校学生考入华中农学院,加入到建校的征程中。全校师生住的是四面透风的“干打垒”,喝的是湖水,锅就架在农民的家里,泥中铺路,乱石中建房,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脚泥。
    艰苦的建校环境没有阻挡学校的招生进程,招生规模反而成倍增加,学校的办公楼腾了出来成为了学校的教学楼。后来,许子威干脆提着铺盖卷搬到了“干打垒”,和学生们住在了一起,白天建筑工地办公,晚上和学生促膝长谈。
    1957年1月,年逾七旬的董必武应许子威等邀请来狮子山视察。看到狮子山下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董必武十分高兴,欣然题词:“勤俭建国、勤俭建院”;“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性习于俭,俭以养廉”。许子威还邀请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题写了“华中农学院”校名。今天,徐特立题写的校名仍镌刻在主楼的门楣上,而董必武的题词则镶嵌在主楼大厅的墙上。
    1957年暑假,狮子山校址主要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学院成立了搬迁指挥部,由童世光任总指挥。在董必武“勤俭建院”题词的鼓舞下,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了1300多车次的搬迁,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搬迁,为国家省去了一大笔搬迁费。
    1979年,华中农学院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
    1985年,华中农学院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同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
    2005年,学校整体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60年一甲子。当初这片荒丘野地如今已经成为单体校园面积居全国高校之首、广厦林立、四季繁花、才俊云集的现代高等学府。

    (本文由学通社记者吕良根据《漫游中国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卷》一书相关内容整理)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