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本禹志愿服务队事迹

   

      编者按:“五四”前夕,中国教育报以《一根火柴点亮的世界》为题,头版头条报道了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10年发展历程,现将报道转发如下。
      从徐本禹一个人的支教到上千人的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也由支教贫困山区延伸到了关爱空巢老人、救助抚慰灾民等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近日,来自贵州省大方县和湖北省建始县贫困山区的27名一线教师,在武汉接受了一场别样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现场观摩小学课堂教学、体验大学特色通识课程和安全急救知识,还有教师团体素质拓展、健康体检等各种项目。
  近年来,这项由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发起组织的“黔鄂乡村教师来汉培训”活动,已为200余名贵州、湖北地区的优秀骨干教师提供了走出大山的机会。
  从志愿者徐本禹一个人的支教到上千人的志愿服务队,服务内容也由支教贫困山区延伸到了关爱空巢老人、救助抚慰灾民等众多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一根点亮爱心的火柴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作为“本禹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徐本禹至今仍活跃在志愿服务第一线。
  今年3月28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官店镇,摩峰小学四年级的28名学生打量着一位戴着近视眼镜的“老师”。这个穿着有些土气的人就是徐本禹。接下来,领读、讲解、不时提问,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10年前,当时还是华中农大学生的徐本禹就因坚持在贵州山区支教的事迹而感动中国。当时,有网友评价:“他认识到了作为一根火柴的意义。徐本禹不是第一根火柴,也不会是最后一根。”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是乌蒙山区深处的一个信息封闭的孤岛。徐本禹说:“10多年前初来支教的时候,这里还不通公路、没有电话,吃的是玉米面、土豆和酸汤,教室是一个大岩洞,课桌是用石头垒起来的。”
  这之后,徐本禹又去了更穷的大水乡和非洲支教。而岩洞小学的孩子们开始上初中了。其间,他托“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一直关心着大山深处的这些孩子们。
  徐本禹在贵州支教时资助过的学生康胜美,目前已是武汉某高校的大三学生,也加入了本禹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经常和同学一起去盲校,给孩子们读书讲故事,去福利院看望老人。”康胜美说,“我想像本禹老师一样挨家做家访,希望能鼓励更多的山区孩子走出大山。”
  从徐本禹到徐本禹们
  2004年8月,华中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学生赵福兵,在徐本禹的感召之下,来到了湖北省建始县,在业州镇七里坪中学开始了他的支教生涯。
  2005年4月26日晚,正在教室给学生辅导功课的赵福兵一头栽倒在了教室里,22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支教的岗位上。这一天离他支教期满不到两个月。
  一颗火种熄灭了,更多的“火柴”用青春和生命燃起了跳动的火苗。
  目前在北京工作的曹建强,是最早接棒徐本禹的志愿者之一,至今他仍和山区的孩子们保持着密切联系。最初,随徐本禹到贵州做了一次社会实践、第二年考上研究生的他,毅然决定到贵州支教,接过徐本禹手中的“接力棒”。
  “支教的那一年,我们爬过最多的山,摔过最多的跤,吃过最多的土豆,喝过最多的酸汤,还有最难熬的冬天。天冷得冻骨头,还经常有冻雨,几乎每个人的手都生过冻疮。我的10个手指冻了个遍,又疼又痒,常常彻夜难眠。那时唯一的期待就是天亮,因为孩子们一来,校园里就热闹了,疼也就忘了。”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丁洁,从小就是爸妈呵护着长大的掌上明珠。
  10年来,华中农大先后派遣了66名研究生志愿者到贵州支教。当年孤独的支教者,已经发展为一个成建制的爱心组织——“本禹志愿服务队”,其中包括研究生支教团、红杜鹃爱心社、“食科一家人”、“阳光家园”等一批团队,成员总计1200多人。
  研一学生张贵礼,是最近一批支教团的成员。“路通了,电通了,不少村民都买了摩托车和手机。”说起贵州大山里的变化,张贵礼十分激动,“现在的学校建筑,与当年的‘危房’已是天壤之别,学校有了标准化的教室、宿舍、爱心食堂、爱心书屋、多媒体设备,学生中有不少来过武汉、去过北京。”
  这场接力还在继续。2013年,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增设了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摩峰小学支教点。2013年10月下旬,经济管理学院韩芳玉等13名学生成为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于今年7月,延续10年前徐本禹走过的路,到贵州省毕节市大水乡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一年。
  “从徐本禹到徐本禹们,志愿者不是指挥者、教育者,‘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尝试了多种公益方式,是在用生命去影响生命。”华中农大团委书记李金发说。
  更大公益圈和更多公益方式
  在徐本禹和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成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
  2014年3月,共青团湖北省委联合湖北省志愿者协会发起成立了“中国(湖北)本禹志愿服务基金”,在全省展开“本禹志愿服务队”创建活动,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创形式,每年选树命名一批“本禹志愿服务队”,发挥典型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去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20周年的日子。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鼓励志愿者们弘扬志愿精神,“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我要用自己的爱心带给更多的人温暖和力量。”张咪咪是本禹志愿服务队中“艾心小队”的成员。过去一年,张咪咪一场不落地参加了“艾心小队进社区”的所有公益活动,向社区居民发放“红丝带爱心包裹”,宣传防艾知识。
  陈晓娇的公益目标则与她所学习的水产专业相关。她前后20多次在野外考察并参加保护江豚的活动,长江、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江豚出没的大江大湖流域都留下她和队友的足迹。在她的努力下,2011年4月22日,全国第一支大学生江豚保护志愿者团队——“蓝色精灵”江豚保护专业志愿者团队成立。
  2004年“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刚上初中的刘浩第一次在电视里看到了徐本禹。2010年,刘浩考进华中农大后,很快就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3年多的大学时光,我和服务队的伙伴们去了武汉盲校、聋哑学校、养老院,还有贵州边远山区的小学。”
  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是随“本禹志愿服务队”到武汉市盲人学校。一天的志愿活动很快结束了,但是孩子们一定要拉着志愿者去盲校的操场坐坐。两个小男孩紧紧抓住刘浩的胳膊问:“哥哥,你以后还会来吗?”
  “他们需要人陪伴,我有一种强烈的被需要的感觉。”刘浩虽然没明确回答,但心里暗暗勉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3年半时间里,盲校成了刘浩参加志愿服务来得最多的地方。
  和刘浩一样,在徐本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据统计,目前湖北全省各级青年志愿者协会总数已超过3000个,注册志愿者超过200万人,省、市、县、乡、高校、企业志愿者协会的六级联动机制已逐步健全。(记者 程墨 实习生 汪亮亮)
    《中国教育报》2014年5月2日第1版

    http://news.jyb.cn/high/gjsd/201405/t20140502_580136.html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