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扎根大地——农学学子风姿绰约

龙东学农用农的规划

2013年9月,龙东前往黄冈市黄州区实习,实习中他了解到农村基层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一次到陶点乡调研,种植蔬菜的张有庆大伯向他讲出困惑:蔬菜种植缺乏专业技术,导致产量不高、销售不佳。因为对蔬菜方面缺乏太多了解,龙东并没有帮上忙。“看着张大伯期待的眼神,龙东很内疚。当时他想,假如再多学点知识,或许就能帮帮他。6个月的实习让龙东感到专业知识的匮乏,“遇到很多像张大伯那样渴望得到专业人士帮助的农民,更坚定了我为农民服务的想法”。

实习结束,龙东参加黄冈市人才引进招聘计划,成功应聘到黄州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试时遇到的华农86级校友王伟亚主任对他说,“农村工作,经验方法很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专业知识,所以条件允许还是继续深造”。综合张大伯和王主任的情况,龙东最终定下先工作、后深造的打算。

“玉米夫人”李曼菲的热情

“现在感觉时间不够用,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被同学称为“玉米夫人”的李曼菲,现已通过植科院硕彦计划成功保研本校。

   受高中生物老师影响,李曼菲高中开始就对生物产生兴趣,高考第一志愿报考了我校农学专业。大二李曼菲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介绍了一位因研究玉米而获诺贝尔学奖的女科学家。“她终生未嫁,一生嫁给了玉米,给我留下了很印象深刻。”后来,遗传学老师上课时,也提到玉米夫人,李曼菲当时就说“我要做这样的人!”后来,“玉米夫人”的绰号便在班级流传开来。

通过硕彦计划进入实验室后,李曼菲对科研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除上课外,其余时间都泡在实验室,“不是做实验,就是看文献”。去年年三十,因为温室里面的玉米需要移栽、浇水,李曼菲向老师主动请缨,在温室把实验做完后,赶回家过年。

“她做科研完全是‘打鸡血’状态,早上7点出门,晚上12点左右才回寝室。”同学杜巧芳这样评价。

杜巧芳与李曼菲同期进入实验室,但培养机制与体系不一样。每年,学校和学院陆续开展SRF、“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硕彦计划、“红色三助”等帮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熟悉环境,感受实验室氛围,学习掌握实验技能,提升科研素养。

杜巧芳大二被同学拉入伙,组队参加国创,师从胡立勇教授。“国创中,胡老师反复要求我们修改实验内容,很是严格。从胡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最终决定一心做科研。”在胡立勇老师的严格和感染下,杜巧芳掌握了良好实验操作技能,养成了良好的科研素养,这在她后来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研究生复试,获考官青睐发挥了很大作用。

“抱抱团”的备考秘籍

张吉仟、范丹琳、霍文霞三人在考公务员的路上“抱团取暖”,最终全部成功上岸。2013年9月,三人同时备考公务员。张吉仟说,三人相互鼓励、相互监督,也就不觉得疲劳和压力了。当时,浙江省考较早,范丹琳在过笔试后报了公务员面试班进行系统复习,并常给张吉仟和霍文霞提供内部复习资料,还进行了模拟面试,“这对我们面试成功起了很大作用”。

最终,张吉仟以笔试第一、总排名第三的成绩从3000多名应届本科生中脱颖而出,争取到郑州市选调生仅有3个名额;范丹琳以笔试第一成绩考取浙江省公务员;霍文霞以笔试第二的成绩考取广西省选调生。

据了解,农学1001班已全部落实就业单位,考研录取率达60%,就业层次多样,黄何诗晴毕业后将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深造,郝同利通过双学位签约兴业银行,胡鹏签约袁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5人考取公务员和通过基层项目就业。纵观整个农学专业,研究生录取率为50.4%,继续深造学生中有82.1%选择继续在本校攻读研究生,扎根大地的农学学子正风姿绰约迈向新的未来。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李禹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