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我校举行的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庄平作为校友代表为我校新生作了主题演讲,他回忆了在华农的求学岁月,并勉励新生珍惜机会、刻苦好学。
庄平是我校1982届水产系毕业生。毕业至今的32年来,他始终坚持工作在水产养殖和渔业生态学科研第一线,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科技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发表论文204篇;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10次;主著专著5部,合著专著4部。能取得如此成就,与他学生时代的聪慧和勤奋是分不开的。
“文革”中的自然科学理想
庄平出生于民风淳朴的湖北麻城。县城不大,那里的居民主要工作就是务农。时值“文革”,庄平的小学和中学,处在颠倒黑白之中,“罢课”、“批斗”、“大字报”、“红卫兵”,这些词语每天都充斥庄平的生活之中,但庄平曾坦言,“文革”时期的思想虽对他造成一定的影响,却也阻挡不了他对知识的热情追求。庄平常常接触镇子上的农业科技人员,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对身边的动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镇子上还有一间小图书馆,陈列着一些古旧的科学启蒙类的小册子,庄平常常去那里看书。这些书籍不但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也增加了他对科学奥秘的向往之情。
1977年,我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大门重新开启。与绝大多数人一样,庄平感到非常振奋,热血澎湃,希望能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但在当时,物理课本上没有牛顿定律,只有柴油机工作原理;化学课本没有化学反应,而全是农业施肥知识,学校已经多年没有印制过适用于高考的教材;正常上课时间也非常少,即便是上课,也只教一些生产实践方面的应用技术。
当时的高中通常只有两年,但为了能考上大学,庄平坚持留校复习。老师对庄平的鼓励很大,不光给他找到了10多年前老版本的教材,还时常鼓励他坚持下去。最后,在1978年六月份的高考中,庄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农学院。
四年寒窗 苦中作乐
由于当时农业科学知识普及的缺乏,县城的人们,尤其是庄平的父亲,对他的选择非常不理解,并希望他入医科学习。但庄平不顾父母和乡人的异议,坚持进入水产系淡水渔业养殖专业。
那时的华中农学院,条件艰苦。7人一间的寝室里没有风扇,而且窗玻璃还有许多裂缝。夏天天气热时,庄平就和同学们带着凉席爬到主楼的楼顶睡觉;冬天室内没有炉子,彻骨的寒风常常吹进入房间里,时间长了,身上长起了连片的冻疮,“一节课时间,我亲眼看到手背上的一小块冻疮,像波纹一般,慢慢扩散、长大。”那时教材也相对紧缺,有时二年级才能拿到一年级的教材。
虽然条件艰苦,庄平和他的同学们都在拼命地学习。刚刚进入大学的他,马上就感受到自身基础知识的不足。因此,他每日很早就去教室占座位,晚上熄灯后,为了不打扰室友的休息,庄平常常躲进厕所利用昏暗的灯光看专业书。
大学四年中,最使庄平苦恼的就是英语的学习。学校当时针对不同水平的成绩开设不同的外语教学班级,成绩好的进“快班”,差一点儿的进“慢班”,成绩最差的则“发配”去学日语。庄平的高考英语成绩只有26分,却糊里糊涂地被被分配进了“快班”。但由于基础太差,他跟不上“快班”的教学进度。每次考试都是“低分飘过”。
在英语学习上,庄平深刻体会到了实事求是的道理,“当时学的很不踏实。如果在 ‘慢班’学习,可能收获更大点。”
四年的学习紧张而平淡,但庄平却以此为乐,“不能把学习当做包袱和任务,当做一种乐趣来做,这样才能做出一定的成就。”
“打开了一扇窗户”
在庄平的记忆里,每周六晚的露天电影,成了庄平和他的同学们稀有而珍贵的娱乐。夏天穿着汗衫,冬天裹上棉袄,无论刮风下雨,都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
时至今日,庄平仍对当时播放的《望乡》、《追捕》、《未来世界》等国外电影记忆犹新。在电影里,庄平看到了玻璃幕墙、看到日本街道上整整齐齐地白色油漆标志线,看到了国外风土人情和城市建设。“这些影片给我们的冲击很大,就如同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也由此感受到知识是无穷尽的,我应该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四年的华农生活虽然艰苦,但在庄平看来是一段宝贵的记忆。“华农不仅仅给我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种精神财富,她教会了我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庄平说,“我的老师们都是在这种艰苦环境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对我也是一种无形的激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