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2014年国际棉花基因组大会(ICGI)在我校举行

核心提示: 棉花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棉花杂种优势、遗传图谱与关键基因定位、纤维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抗病基因与信号网络的鉴定、新型转基因棉花创制与鉴定、棉花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应用……2014 ICGI 研究大会展示了国际棉花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DSC_1145_副本DSC_1187_副本1144下载 (1)55下载

(文|学通社记者石雨桐 张佳 图|学通社记者王正坤 周沁薇 新闻中心记者陈治国)9月25日到28日,2014年国际棉花基因组(International Cotton Genome Initiative,ICGI)研究大会在我校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保加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巴西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20多个科研院校(所)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我校承办,我校副校长、棉花遗传改良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张献龙教授出任本次大会执委会主席。南京农业大学张天真教授和Texa A&M 大学的David Stelly教授为本次大会国际组委会共同主席。棉花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棉花杂种优势、遗传图谱与关键基因定位、纤维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抗病基因与信号网络的鉴定、新型转基因棉花创制与鉴定、种质资源创新与育种应用……2014 ICGI 研究大会展示了国际棉花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开幕式由张献龙主持,我校副校长吴平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树迅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张天真教授分别致辞。大会还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研究员“棉花基因组研究杰出贡献奖”。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先后有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了大会主题报告、48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种质资源保存、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进化与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5个专题做了报告,大会还展示了80余份研究海报。

张献龙阐述了“华杂棉H318”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及我校棉花遗传改良团队在抗病和纤维发育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会议期间的24小时内,该团队博士研究生孙龙清和李超在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机制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为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和Plant Physiology所接受,获得与会代表的惊叹和掌声。近年来,华中农大棉花遗传改良研究团队在棉花种质资源创新、复杂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棉花抗黄萎病、纤维发育和多抗机理阐明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显示出团队在棉花基础研究领域已具备世界水平。同时该团队还培育棉花新品种6个,其中“华杂棉H318”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在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团队在棉花基础理论和推广应用研究成果集成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

纤维是棉花的主要产品,纤维发育与纤维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是本次会议报告的热点内容。陈晓亚等通过对新疆的长绒棉基因组测序发现棉花纤维伸长机制与某些转录因子有关,利用杂交、转基因或分子标记选择将相关转录因子聚合有望获得超级纤维。来自澳大利亚CSIRO、北京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科学家向与会代表展示了他们在棉花纤维发育的启始、伸长和次生壁加厚等方向关键基因鉴定的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基因组研究也是本次大会上讨论最为激烈的内容。棉花在分类学上属于锦葵科中的棉属。棉属有52个种,包括4个栽培棉种、47个野生棉种。现在广泛种植的为陆地棉和海岛棉,为异源四倍体栽培种,基因组分别为(AD)1和(AD)2。由于A和D基因亚组具有有很高的相似性,如何在基因组测定数据中区分两者成为四倍体棉花基因组解析工作最大的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朱玉贤和美国佐治亚大学的Andrew Paterson教授分别就D组野生棉、中棉和陆地棉的基因组测序进展、基因组结构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结果比较和方法等进行了报告和讨论。据悉,我校棉花团队主持的海岛棉基因组测序工作也已完成,通过反复改进分析方法,最终能将A 和 D两个亚基因组的序列很好地区分开,并发现了海岛棉纤维发育的特殊机制。

各类非生物逆境,如干旱、盐碱和高温等影响了棉花生产布局和产量。德克萨斯州理工大学张红教授介绍了他的双价转基因耐高温抗旱棉。张红说,尽管棉花纤维品质研究十分重要,但对于农民而言,产量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然而,世界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传统的棉花种植却需要大量水资源。放眼全球,棉花生产大国乌兹别克斯坦因为种植棉花而使世界第二大湖阿拉尔湖几近消失。因此,各类抗非生物逆境胁迫基因的发掘及利用对于稳定棉花生产和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会议还展示了各国科学家在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代谢组研究、棉花抗病分子机制、棉花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方法。

会议闭幕式上,来自巴西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科学家Marc Giband和Ibrokhim Abdurakhmonov教授分别对2016年承办权进行了申请。国际组委会共同主席David Stelly教授及多位与会代表对2014年ICGI的圆满成功表示了祝贺,并对本次会议承办方华中农业大学及棉花遗传改良团队的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华中师范大学李雯表示,本次学术交流的很多内容,自己都有所接触,此次亲耳聆听这些学术大家们的讲授,让自己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受益匪浅。

国际棉花基因组大会是国际棉花科研领域高水平的重要会议,在棉花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种质与遗传资源、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会务组负责人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有力证明了棉花科研界对华中农大在国际棉花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的认可,也为未来世界棉花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新理论与新思路。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陈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