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北京、上海、广州等作为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技首屈一指的“带头大哥”向来是无数求职者和创业人士的梦想天堂。这些一线城市机遇多、工作好,因而才是无数怀着都市白领梦的追求者眼里的香饽饽,而大学毕业生则堪称是主力军。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早就被贴上了标签:学历高、文化水平高、有素质、有创新能力等等,大学生的青春和活力也是他们能从诸多求职者中获胜的砝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上的大学日益增加,因而大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庞大,像北京杭州武汉等这样的大学城更是拥有着百万雄师。然而,这些数字也带来了巨大负担,那就是如何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网上盛说,2012年-2013年是“史上最难找工”的时期,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比2012年多19万,创历史新高。根据某网站在今年三月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硕士毕业生不足三成,分别低于上届同期8个和7个百分点,而放弃就业转而考研的人数也达到历年最高。紧接着,毕业季的到来,毕业生犹如洪水般涌进了人才市场,更不要说有一个很好的改观了。
一线城市待遇好,机会多,受到了无数大学生的拥趸,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了四年更是希望自己将来可以跻身一线,成为都市白领。然而情况不容乐观,北上广这些城市纵然有巨大的包容力,也没有办法疏导一年又一年的毕业大潮。岗位有限,人数众多,因而压力陡增,大学生们在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高考之后竟然还得再次走上这座通向未来的逼仄小道。笔者在实习的时候亲眼见证了北京的一家公司在发布招聘信息后的两个小时之内就收到了两千多份求职简历,但他们公司仅仅是招10个人而已,竞争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更加主观的是,大学生找工作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高不成低不就,缺乏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观念,许多人都是有学历没能力、有文凭没水平,所以也导致他们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在这种形势下,逃离北上广不失为一个良策,而对于大学生来说现在正当时。二线城市虽然不及一线城市发达,但是在这里不用付高额的房租甚至可以很轻松的购房置业。二线城市没有豪华的办公大厦,没有热闹的娱乐设施,没有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但是这里却是锻炼自己真才实学的好地方,不用拼爹,自己的行动就会体现自己的价值。许多有抱负的人不满足于生活在一个二线城市,他们以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只有在豪华的国际大都市才能得到体现。此种雄心壮志确实可嘉,然而在高手如林的大都市里没有过硬的本领谁敢笑傲江湖?如其在大都市里屡屡碰壁,不如在二线城市韬光养晦,把自己的真才实学都打造的牢不可摧,到那时自然可以在一线城市立足。
再者说,逃离北上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会产生更加高昂的生活和生产成本,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二、三线城市,这里的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若干年后也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长远的眼光,我们应该可以看得出来当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处于饱和状态时,二线城市就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机会,身处这些地方既是对自己潜力的肯定也是对这座城市的认可,任何地方都有可以利用的价值,任何人也都能发出自己的光和热。由于发展的需要,二线城市目前人才匮乏,因而毕业大学生的前往是利己利人,既能为当地奉献自己的所学,也能不断地锻炼自己,等到将来二线城市有所发展壮大的时候,自己的价值就会得到体现。人才的流进会促进区域的发展,区域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正在起步阶段,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平台,我们在这里奋斗,终究可以发光发热,如此是不是要胜过在大都市里快速“蚁居”的生活?
逃离北上广不是一次迫于生活压力的退让,而是一次重新准确定位自己的决定。与其在喧嚣的大都市里做着白领金领的美梦,倒不如在二线城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个美好的将来。面对滚滚而来的毕业浪潮,面对人才济济的北上广,是时候逃离了。
(作者:程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