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我们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澜与壮丽,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待别人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自信源于自身的成长超越,与他人的目光无关。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个令无数人欣羡的地方,任何一位跻身这所世界一流学府的学生都可谓是“天之骄子”,更何况还有高额的奖学金。能在经过仔细考量后决然放弃、不再回头,这绝对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刘丁宁,还记得在天天向上见到她时她的与众不同:讲话轻声细语,打扮朴实无华,面对镜头还稍带紧张。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她在谈到北大中文系时的神采飞扬。她没有想象中的高考状元的磅礴大气,却也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放弃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读书机会,选择了复读,只为重新考取北大中文系。同为学生的我,也曾被汉语文学的博大精深所吸引,也曾沉浸在水光潋滟中的美好诗句中而不能自拔,也曾在夜深人静时,沉湎于悠悠文字;也曾梦回沙场,体验“铁马金戈入梦来”的壮阔,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愿意为了这些梦想而放弃那被世人认为是“前途无量”的阳关大道。中国学子都明白高考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且不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至少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它有可能决定着一个人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人生轨迹。所以在为这件大事做出抉择之时必然是慎之又慎。然而选择往往意味着的也是一种放弃,在我们坚持自己的选择时也要同时承担放弃的后果,不仅要肩挑也许不会被世人理解的凄凉,也要容忍舆论的非议和指责。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五行相克,处事中庸;讲究生活和谐,不提倡冒险,“稳”是生活的要义,我们做事要稳,工作要稳,说话要稳,做人要稳,最好滴水不漏。刘丁宁顺利进入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就是已经算是非常“稳”了,但是她打破常规,不为了一时的安稳而迁就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让人十分佩服。“穷则思变”,往往一个人被逼到进退维谷的时候,才会考虑做出改变,刘丁宁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一帆风顺的,谈不上“穷”的境地,但也做出了艰难的选择和改变。我想大概是她的精神世界感觉到了“穷”。
高三的时候,我就一直告诉自己这是背水一战,假如失败,我是坚决不会选择复读的,不愿再次承受繁重的课业,不敢为了理想放下恐惧。现在想来完全是自己不够勇敢和坚强。没有为了梦想一战到底的勇气和决心。刘丁宁放弃的是令世人欣羡的荣誉和难得的学习机会,但她坚持的是自己的梦想。心怀一颗敢于实现、敢于追求的心,便会风雨无阻。上了大学有很多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急于想转专业,但谈到背后的原因时更多的人说是无奈——为了找工作,为了谋取高薪,或者仅仅是顺从家人建议而选择的,。但又有多少人是为了真正的热爱而选择?能同时抓住自己肯不惜一切执着追求着的事业和自己愿毕生坚守住的爱好﹐是多少人穷极一生也难以做到的事。最近我们总是提到信、望、爱这三个字,无非是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有信念、心怀希望、爱心满怀的人,而不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高速化的今天,假如把研究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来学,恐怕是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的。在人才辈出的今天,我们心中的梦想已经随着时间慢慢褪色,理想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行渐远。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妥协,向主流和权威低头,向就业率低头,向舆论和非议低头。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浪漫主义情怀逐渐变得几不可闻。只是多少年后,我们的生活是在坚持梦想中大放异彩,还是在妥协退让中碌碌无为,又有谁知?
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信奉主流,希望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最后过上不错的生活,这也是大部分人所坚持的生活轨迹。这种做法本是无可厚非,但又有多少人能将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它们大部分与这个轨迹相悖,也往往难以逃脱被扼杀的命运。某一天,当我们回首往事时,希望不会再悔恨于当初缺乏坚持。愿弱水三千,君只取一瓢饮。
(作者: 辛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