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两岸服贸协议
离去年6月签订两岸服贸协议已经过去近一年的时间,服贸协议仍迟迟没有得到推行,台湾内部反对声也仍是此起彼伏。尽管这类经贸协议的签订一般会通过一段漫长的谈判期,甚至是反复,比如美韩、中日韩的FTA。然而像这样在协议签订之后,却得不到推行还是没有见过的,说到底这是由于中国和台湾的特殊关系,以及台湾在国际上尴尬的地位导致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标榜民主的台湾政府(马政府),这次在面对如此大的反对甚至是已经威胁到自己的支持率的时候,仍坚持不退回服贸协议。因为,这不只是简单涉及到台湾当局信用问题,更主要的是事实上台湾比大陆更需要这样一个协议。由于国际社会普遍只承认一个中国,导致台湾无法以国家的名义和大多数国家签订协议,大多数带有国家联盟性质的经贸协定也往往把台湾抛在了一边。这让台湾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严重的贸易壁垒和关税陷阱,进一步削弱了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台湾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而随着最近几年,中日韩FTA协议的签订,台湾在同日韩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地位。台湾同日韩在产业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优势产业也有很大的重合性,而同中国却都有很大的互补性。所以,可以说在经济上日韩是台湾的天然对手,而大陆则是应该争取的合作伙伴。这不仅是区域性的竞争与合作,更是实现台湾经济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诉求方面,马政府的策略是“先走向中国,再由中国走向世界”,而蔡英文所提倡的则是“先走向世界,再由世界走向中国”。然而从事实上来看,蔡英文的主张并不具备多大的可行性。即使中国不刻意压缩台湾生存空间,由“一个中国原则”附带而来的掣肘也只会越来越大,而大陆在这一点上是不会做任何让步的,所以途径就只有一个了,所以马政府批判反对者是在“卡台湾的未来”就不足为奇了。
那台湾的未来在哪里?限于“独立100年就可以正式自成一国”的国际惯例,大陆也不得不把统一台湾逐步提上日程。对于这个惯例比中国政府更加敏感的是台湾民众。从目前的形式上来看,“不独不统”是大部分台湾民众的诉求,然而这个局面可能保持下去的期限,却一步步逼近。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割裂,造成了很多的不了解,互相之间的情感是复杂的。尤其是台湾对大陆,可以说恐惧和亲近,排斥与认同并存。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感情,导致了一场本来只是反对黑箱政治的运动,演变成了反对协议本身。从协议本身来看,其实这是一个大陆在让利,开放了大陆广阔市场的协议,对台湾这种外向型经济实际上是十分有利的。但这种形式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台湾在经济上与大陆的相互依赖性,也进一步拉近两岸亲密关系。事实上,大陆是不可能花精力对台湾进行什么经济控制、人口输出,这种过时的策略没有必要,也没有作用。打开贸易壁垒,加强交流就是中国政府想要达到的最大目的,不可能为了经济利益本末倒置。所以说,台湾民众的大部分担心是没有理由的,是被误导了。但如果从长远来看,对于如果想一直保持不独不统的台湾,这就会逐渐变成一个促使台湾回归的推动力,也许这才是让他们岛内精英抗拒的真正理由。
无论如何折腾和抗拒都阻挡不了它要发展的潮流,学运式的民主除了个人勇气值得钦佩以外,也容易被煽动和利用。所以大陆要做的是静观其变,然后再继续有条不絮的推进两岸的交流。
(作者:资环 苏培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