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渔业与资源团队黄鳝性逆转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核心提示: 近日,Nature旗下的《科学报告》发表了我校水产学院渔业与资源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黄鳝Foxl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性腺中的表达研究”。我校博士研究生胡青为第一作者,李大鹏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对Foxl2表达模式以及功能的解释,为未来阐释黄鳝的性逆转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片2

(图文|水产学院通讯员飞禧)近日,Nature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我校水产学院渔业与资源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黄鳝Foxl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性腺中的表达研究”(Molecular cloning and analysis of gonadal expression of Foxl2 in the rice-field eel Monopterus albus)。我校博士研究生胡青为第一作者,李大鹏教授为通讯作者。

黄鳝(Monopterus albus),隶属硬骨鱼纲、辐鳍亚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为温热带淡水鱼类,具有由雌到雄转变的性逆转现象。对黄鳝性逆转机制的研究不仅对阐明黄鳝的发育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黄鳝的科学养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该基因除了在性腺中高表达外,在眼和脑中同样能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表明该基因对鱼类眼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且可能存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的调控路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后发现,该基因不仅在卵巢中有表达,在精巢中也能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并且雌性>间性>雄性,Foxl2 蛋白主要分布在雌性颗粒细胞以及未成熟的卵母细胞中,而在成熟的卵母细胞中检测不到该蛋白;同时,该蛋白在间性性腺和雄性性腺的精巢间质细胞中也能检测到。这表明 Foxl2对卵母细胞的发育以及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且它对雌雄同体鱼类的精巢功能的维持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科研人员表示,近年来,由于黄鳝资源日趋下降,市场对黄鳝苗种的需求越来越紧张,人工繁殖就显得尤其重要。但黄鳝具有特殊的性逆转现象,雌性个体偏小,怀卵量有限,这就给黄鳝的人工繁殖带来了不便,因此,为解决黄鳝苗种问题,明确黄鳝性逆转分子机制,就可以利用生物手段来延迟黄鳝性逆转现象的发生,增加怀卵量,以满足养殖市场对黄鳝苗种的需求。该研究对Foxl2表达模式以及功能的解释,为未来阐释黄鳝的性逆转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1103/srep06884/full/srep06884.html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陈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