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 > 公益行动 > 正文

团校第一课:本禹的“牵挂”

核心提示: 11月9日晚7时,2004年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共青团湖北省委学校部部长徐本禹做客资源与环境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团课讲授团课第一课,与师生分享志愿工作中点点滴滴。

IMG_6077

(图文|资源与环境学院通讯员 林家驹)在徐本禹的日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自己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耀在我的身上时,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11月9日晚7时,2004年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共青团湖北省委学校部部长徐本禹做客资源与环境学院与公共管理学院团课讲授团课第一课,向师生分享志愿工作中点点滴滴。

课堂一开始,徐本禹介绍了自己的初次志愿工作。在学生时代,徐本禹有一股“傻劲儿”,有一腔热情的他经常帮宿舍的舍友打水、义务打扫教室。在那段时间,他被人称作“徐大傻”。“我做的是好事,好事就应该坚持下去,”徐本禹解释道。而真正使他决定一心投身于志愿活动则始于大三暑假的社会实践。当时的徐本禹来到了位于贵州省山区中的为民小学。当被告知当地的小学生不会唱国歌,只能对缓缓上升的国旗行注目礼时,他震惊了。而这一段支教历程也更加坚定了他将来要走的路。

接着,同学们纷纷向徐本禹提问。当被问及感情生活时,徐本禹不显羞涩,大方地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其实志愿活动,就像是一场恋爱。”徐本禹说,刚开始轰轰烈烈,再往前走会遇到一些困难。再往前走,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有收获,有感动,感情加深。再往前走,更多的则是一种责任、习惯。在孤独的支教路上,每晚拿着笔写日记就成了他唯一的小爱好。2004年,因天涯社区的一篇文章,徐本禹被中国人所熟知。之后他获选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但他的志愿行动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再接再厉。以他名字命名的“本禹志愿服务队”更是得到了习总书记的亲切回信。如今徐本禹已经成为了一种效应,他从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自信和感动。

而被问及是什么支撑着他坚持去做志愿工作时,他提到了自身的经历。在他的学生时代,家境同样不好。他也曾感受过别人送来的温暖与帮助。 “当初没想很多,就想着以后要报答他们,做久了,也就成了志愿服务而已。”把感恩当成一种生活态度,把感动当成一种生活追寻,把困难当成一种生活磨砺,把志愿服务当成一种生活方式,是徐本禹的行动准则。他表示,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心中有榜样是很重要的。“榜样可以为你树立一个行动准则,也能给你很强大的内心力量。对于一名团员来说,积极进取是非常必要的。”他说,现在的自己,仍然坚持每周参加一次志愿活动。“我以张海迪和孔繁森为榜样,他们是我的动力,榜样的力量真的很有用。”

还有同学问道志愿工作中的遗憾,徐本禹说,没跟家里人多待一段时间,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当过年过节时,除了为山里的孩子送上礼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回家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我能为困难的孩子们做很多,能为家里人做的却不多。”但是徐本禹的家人却从来没有怪过他,反而很支持他的工作。而他给孩子取名徐诗倩,是大石小学的“石”和贵州简称“黔”的谐音,也是希望她将来可以做个志愿者。

在课堂的最后,徐本禹鼓励说:“共青团员,就是党的后盾。作为一名团员,内心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内心驱使着你去做,你才能认真地做,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他还表示,志愿活动不是一时,而是一生一世要付诸行动的事。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团员,乃至全社会,都参与到志愿活动的工作中来,给更多的人送去希望和温暖。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