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国英作报告
讲座现场
(文|校团委通讯员杨子 李海萌 图|校团委通讯员张语之 学生工作部(处)通讯员温鹏)11月14日21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室主任、著名农业经济学研究者党国英做客狮子山讲坛,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作了有关城镇化、制度创新与中国未来的讲座。
讲座开始,党国英从富裕、美丽、健康、平等、自由、民主六方面阐述了城镇化对中国梦的影响,指出城镇化进程与中国梦的实现是一致的。他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难摆脱质量不高的“囧境”。因此,提高城镇化质量就成为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央与地方、劳动与资本、国家与社会,合理处理这几个层面的关系,才能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党国英说。
党国英认为,降低农业成本,是提高中国城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降低劳动成本,创新制度,改变技术进步模式,才能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保护农用土地是提高中国城镇化的另一重要途径。”党国英说,通过建立农业保护区制度,实行农业配套改革,下放土地管理权,改革土地占用税等,可有效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谈到土地制度改革,党国英提出“三要”方针,要通过做空部分所有权做实使用权,要搞集体产权,要解决土地确权难题。作为“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将坚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农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权益这“三原则”,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国英分析,未来几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也是迈向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期,只有解决好人口居住方式,稳定社会结构,才能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谈到城市空间布局机遇,党国英认为,独栋住宅将成为未来空间布局整体思路,在东京这种人口密集的城市,独栋住宅占城市空间布局高达33%。独栋住宅并不会影响耕地,相反,独栋住宅还会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有重要作用。
提问环节,有同学问“农民是否应接受农村城市化”?党国英回答说,首先要尊重农民,给予农民一定自由和选择权,“农民对于城市化有着迫切的要求,但由于农民自身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才导致现在农村城市化的搁置,因此还是要依赖于国家制度的改革。”
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室主任,从事农业经济学研究,主要业务专长是农村制度变迁问题研究。出版有文集《驻足边缘》、《中国农业 农村 农民》、《经济学理性》、《农村改革攻坚》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