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唐峻:充分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核心提示: 师生关系也是相互的,如果导师视学生如己出,那么学生就应该视导师为父母,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这才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11月25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唐峻从立德树人的角度,谈了他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看法。以下为采访实录(经本人审阅,采访人:学通社记者于林海、冯钟圆,校新闻中心记者陈治国)。

“立德树人”在研究生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记者: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在您看来,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立德树人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又有怎样的内涵呢?

唐峻:“立德树人”,毫无疑问处于整个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第一位,贯穿于教育培养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要树立德业,做出榜样,培养人才。“立德树人”这个重大命题,抓住了教育的本质,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立德树人”这四个字,明确回答了“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要培养有德之人,用德来培养人。教育是干什么的?正如古人所说“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要“传道”。按照习总书记的说法,“传道”是第一位的,传做人之道、处世之道,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些是管总的,管学生一辈子的。

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这里所说的“德”包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方面;有个人的德、集体的德、社会的德和国家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既是我们个人的德,也是我们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这些,都是我们要树的“德”。立德树人在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也无疑处在核心地位。

以“四看”检验“立德”成效

记者:在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工作的效果该如何检验呢?

唐峻: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方面来看,研究生与本科生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不同。比如,在道德要求上,应站在更高的道德标准上要求研究生,强调更高的道德自觉性,内容上有所侧重。研究生要强调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学术规范教育。

当前,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应把握两点:首先,德育为先。要克服过去“研究生就是搞科研,搞好科研就是好研究生”的片面认识。要克服“重业务、轻德育”的倾向,坚持价值观导向,培养德育为先的人才。世界人才培养趋势已从过去的知识导向转化为能力导向,现在又由能力导向逐渐转为价值观导向。

其次,要立师德,铸师魂。广大教师特别是导师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和操守,提高育德意识和育德、育人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希望里,有三个谈论的都是“德”。过去我们通常说,师德为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今天,我想说两句新体会的话。一句是“无德无教”,一句是“无德无才”。“无德无教”,意思是没有“德”的人,不要办教育、当老师。教无德不立。教无德,不如无教。“无德无才”,意思是没有“德”的人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作为教师、导师一定要静下心来治学,潜下心来育人。

如何体现立德树人?最终还是要看人才培养的质量,看我们培养人才的“德”之水平,看从学校出来的人才到社会上能发挥多大作用,做出多大贡献。

检验一所学校是否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要看四个方面:第一,要看这所学校重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不能只在领导讲话中、在学校文件中看到,要用具体举措来落细、落小、落实。第二,要看学校、导师是否重视对学生德的培养,有没有重德尚德的氛围。第三,要看教师的师德水平,看是不是真正关心、关爱、关怀学生,是不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看师生的距离是远了还是近了,导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高了还是低了,毕业后师生的联系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四,要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真正有用的知识。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接受的每样东西,剩下来的才是教育。”走出校园后,有多少东西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用,这才是最重要的。学校教给学生越多这样的知识,就说明学校对德育越重视。

自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记者: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心智更加成熟,那么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还需要加强吗?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思想教育要怎样做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具感染力?

唐峻: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制度,决定了德育教育一定是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研究生成长过程中,他们与本科生相差并不多,但研究生年龄更大,心智更为成熟,社会经验也可能更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教育、专业技术的培养,但不能因此得出研究生教育可以只重业务而轻德育的结论。爱因斯坦还说过大意这样的话: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用的机器,而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

一个人德性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需要一辈子来修炼。也许学习某一点、某一个领域的知识,研究生可以得到100分,但德性的修养是一辈子在路上,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

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能够提高主体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对研究生教育而言,从方式、方法、途径上来看,应更多倾向于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探索能力,不仅仅是课堂教育,应更多通过自我教育、实践教育、案例教育来实现,这样才会更见实效。

以案例教育来说,就是要通过身边典型、成长榜样,来进一步感染更多的人。较之于本科生,研究生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对于研究生不能采取简单的、规定的、命令式的做法。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特别强调要超越过去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特别是导师的育人自觉、道德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成才自觉、立德自觉。

人人育人,人人立德

记者:您曾说过“人人都是育人环境”,在学校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对于育人环境营造与建设方面,您有怎样的思考?

唐峻:“人人都是育人环境”,目前被学校绝大多数教职员工接受,达成了广泛共识,是对过去“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和“三育人”(即教师教书育人、干部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理念的发展和提升,是视野更为开阔的育人思路。

新的理念强调在校学习、生活、工作的所有人,都是育人的环境,不仅包括教师、干部、后勤工作人员,还特别包括学生自己。过去我们把学生更多当做育人的对象,是育人的客体,而现在他们不仅仅是客体,更成为了主体、育人环境。

一个学生就是另一个学生、另一群学生的成长环境。研究生之间朝夕相处,一言一行,相互影响。这种同学间的影响,可能比学校某位老师、某个干部对这个学生的影响更大也更持久。学校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往往一个寝室或者一个楼层连续一片寝室全部考上了研究生,一个实验室或者一个课题组的研究生连续有大成果出现,这就是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这就是相互育人的体现。

根据“人人都是育人环境”理念的要求,全校教职员工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明确职责和根本任务,自觉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教学生,我们积极进取、认真负责,就是在教学生积极进取、认真负责;我们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就是教学生公平、公正。我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在教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人人都是育人环境。人人育人,人人立德,人人有德。

我们强调“全环境育人”,主要体现在建设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从而提供良好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从而推进学术研究的氛围;抓好网络育人载体建设,通过网络传递正能量,从而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等。一句话,让校园更美丽,让学术更浓厚,办出好环境,办出好文化,办出好氛围,以文化人,培养人才,提高质量。

导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三重关系”

记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首要责任人”,而现在流行把导师称作“老板”。您认为,导师和研究生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对导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唐峻:我一直反对把老师称为“老板”,这实际上降低了师生关系,拉远了导师和学生的距离,把师生关系降低到了只有“雇佣”关系、利益关系,有点狭隘,有点市俗、低俗、庸俗。“老板”说,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误解或者异化。

导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三重关系。首先应该是“师生关系”,其次是“朋友关系”,再次是科研共同体的“合作伙伴关系”。导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这是毫无疑问的,导师的工作职责,就是要将研究生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为“首要责任人”,导师的人生态度、道德情操、处事方式、行为准则、治学态度等等对研究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导师的道德素养和学生的道德养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导师要以坚定的理想引领学生、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用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关爱学生。老师只有把教育当做崇高的事业、毕生的追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关爱学生,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师生和全社会的尊重,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师生关系也是相互的,如果导师视学生如己出,那么学生就应该视导师为父母,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这才是理想的师生关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陈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