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亲爱的》----启蒙与忏悔
从《唐山大地震》、《姥爷》到《亲爱的》,国产亲情系列电影再次让我刮目相看。电影《亲爱的》可谓一部精诚之作。艺术就是这样,来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其第一要素就是讲真话。真实的东西,自然会触及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如此,作品才会富有生命力。
许多人看完《亲爱的》这部电影,谴责的是那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我觉得这仅仅是这部电影的基本内涵,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深思、去反省。整体来说,这部片子的基调很沉重,堪称催泪弹。所有的电影语言都带着激烈的情绪——这是一个知道如何用镜头调动观众情绪的导演不自觉的“煽情”。至于情节和人物设定本身具备的力量,本是现实和人性的双重重击,再加上一些好演员的鼎力发挥,自然成就了一部有力量的电影。感谢上苍,所幸孩子找了回来,并在丢失时被一户好心的农村人收留,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残废致死。当然,这也只是孩子被找回来的情况之一,而那些尚未被找到甚至永远找不到的孩子怎么样了,只有上天知道。这部电影不仅仅旨在单纯地叙述一个故事来表现社会对人贩子的深恶痛绝,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真实现状。
在我看来,小孩的丢失不完全是人贩子的原因。被拐走只是一个结果,而没有起因自然不会演变成这个结果。那么起因是什么?就是夫妻的不和谐。当代快节奏的恋爱模式让离婚夫妻数量越来越多。夫妻双方唇枪舌剑、心力交瘁,其中最受苦的只会是孩子,小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影片中田鹏是在田文军和鲁晓娟吵架后独自离家后被拐走的。而在被拐之前,鲁晓娟甚至看了一眼孩子,但没有停下车多去留心。父母双方的感情波动和粗心大意是这起悲剧的根源。因此,以小见大,关于如何提高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意识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没有离异就没有伤害。幼年是小孩记忆力最好的、接受教育能力最强的时期,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让伤害在心中结疤的时期。父母的情绪会被他们看在眼里,会被他们体会在心里。因此离异父母对孩子的冷落、粗心也更增加了人贩子下手的机会。更远一步说,不仅仅离异夫妻如此,普通夫妻也需加强对小孩的保护意识。避免让这些因素成为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导火索,让自己沉沦于痛苦之中。
其次,影片中还有一处使我深思。当田文军和鲁晓娟第一次报警,警方告知24小时后才可立案的规定后,他几乎没有表示反对就挂了电话。当然,后来专家解释,这项规定是电影里篡改的、是不存在的。就算这点可以不计,但后来夫妻俩在警察局查看孩子被拐的监控后,尽管孩子母亲大声斥责警察没有及时立案,可在警察解释这是规定后,他们除了愤怒也没有作出其他反应。从电影中的小人物我们便可推测出社会中的大人物,在他们的内心,一个公民的意识还未觉醒。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一名合格的纳税人,理应享受被服务的待遇,但在与公安机关、政府等机构谈判时却处于被动地位而浑然不觉。要说能令我欣慰一些的,便是另外一个失踪孩子父亲去计生部门办理准生证的那一幕,面对公安机关不能出具死亡证明(除非通过法律程序宣告死亡)这一不作为的做法,孩子的父亲愤怒了。但他不是像田文军那样仅仅表达愤怒,而是敲打着窗户发出了“我是纳税人,我要投诉控告你”的呐喊!真是令人嗔目结舌!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电影里站在广大老百姓的立场上对某些不作为的政府官员喊出这般话语。我们是公民,不是臣民;是纳税人,不仅仅是老百姓!我是力挺导演的,希望能通过这一幕唤醒中国人沉睡的公民意识,铲除劣根性。官员不是父母官,而应该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普通人。目前习近平主席已经用他的方式努力让中国一步步地向民主法治迈进,这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但中国旧的迂腐思想若不发生根本改变,建立民主法治现代化国家也只是空谈。总结起来便是一句话:首先在精神上强大了,再去谈实现中国梦!
对于这部电影,值得深思体会的地方远远说不尽。不同的人看完后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亲爱的》作为中国电影中少有的现实主义力作,暴露了中国社会处在转型期的许多问题:肮脏不堪的城中村、愚昧落后的农村、无能为力的官员、贫穷猥琐的农民工、疲惫不堪的法官……影片的结尾让人充满无限悲伤。如果在农村领养孩子实行实名登记制度是不是既可减少人贩子的数量又可增大社会的公平性与可靠性?人口普查是不是可以更有效一点?我只是一名学生,只能提出些许意见,但无论怎样,我真正想传达的是,这个社会,有谁被唤醒?又有谁在忏悔?没有弱势群众的意识觉醒和强势阶层的反思忏悔,这个社会不可能得救,整个社会的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最后走向崩溃。
去看,然后反思吧,或许你能为社会做出点什么呢?
(作者:文法 王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