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中国青年报】成长年轮与梦想同行

核心提示: 2004年12月25日晚,华中农业大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湖北日报摄影记者田悦端着相机等待拍摄当晚的演讲嘉宾。一位高高瘦瘦的男生在讲台上沉默良久。“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无助和痛苦,我感到自己快坚持不住了……”他这样开始自己的报告。这让田悦有些意外:“我原以为,支教志愿者从贵州回来作报告,应该是豪迈而又激情的。”

手心向内、四指并拢、大拇指朝上,就能比出一个标准的志愿服务标识,志愿者都叫它“心手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自1994年12月5日成立之日起,这个寓意为“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的标识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从未改变。

若追根溯源,志愿精神可从“乐善好施”、“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起。按照共青团中央修订颁布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者被定义为“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人”。

一个有20年历史的组织就像一个20岁的青年一样,20年间出现的人、经历的事被刻进成长的年轮里。如今,这名“青年”开始崭露头角,逐步走向成熟。

志愿者感动中国

2004年12月25日晚,华中农业大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湖北日报摄影记者田悦端着相机等待拍摄当晚的演讲嘉宾。一位高高瘦瘦的男生在讲台上沉默良久。“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无助和痛苦,我感到自己快坚持不住了……”他这样开始自己的报告。这让田悦有些意外:“我原以为,支教志愿者从贵州回来作报告,应该是豪迈而又激情的。”

那个冬夜里,这位名叫徐本禹的志愿者用他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在台上讲,台下座无虚席。“所有人都边听边流泪,我的取景框,也是一片模糊。”田悦说。

快门记录下徐本禹泪流满面的瞬间,这张照片,获得当年的中国新闻奖。

徐本禹2002年暑假第一次到贵州大方县猫场镇的岩洞小学,支教了23天后回到学校。一年后,他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重返贵州。在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很多人通过崎岖的山路、破旧的桌椅和倾颓的教室,认识了这位志愿者。

“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

有人说,正是徐本禹身上这股真诚劲儿,感动了中国。

这种风格,也成为许多人加入志愿者队伍的理由。

仅徐本禹的母校华中农业大学就有1200多人接过他的接力棒,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

2013年12月5日,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本禹志愿服务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信中希望服务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摄影记者田悦的镜头里,还记录下了许多像徐本禹那样的人。他们因为徐本禹而感动,更因感动而行动,因行动而汇聚。“我拍过长期为农民工子女支教的朗坤,拍过挺身而出捐献骨髓的高中生,拍他们行走在爱的路上。还有像熊宁、赵小亭这样为了志愿服务事业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志愿者,我对他们充满敬意。”

2010年,感动中国首次将特别奖颁给了全体志愿者,颁奖词说,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更要习惯,您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个。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

志愿情青春无悔

2003年夏天,6000名大学毕业生从全国各地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在西部汇聚,这是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第一次出征。10多年里,累计有16万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6万名志愿者服务期满留在当地工作。

作为第一任上海服务队队长,冯艾曾这样回顾自己的西部经历: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这艰辛或许是她“在腊月的村口看到10多岁的孩子穿着单衣到3里外的泉口担水的时候”,这快乐可能是她“在初春的山坡看到老农拔去去年夭折的树干又栽下新苗的时候”,这纯粹也许是她“在学生家中家访被家长用原本准备拿来换钱的鸡蛋盛情款待的时候”。

而这样的快乐和艰辛,对西部计划志愿者来说,感同身受。

9年前,许晓艳第一次站在新疆的土地上。

抱着“越偏远越好”的想法,她被分配到了距离昌吉州300公里的木垒县西吉尔镇,但她却觉得还不够偏。来到这个“离家八千里外的边陲小城”,用她自己的话说,“鬓毛未衰,乡音渐改”。

许晓艳喜欢这样介绍自己:许多人欢迎大家到新疆的“许”,志愿者这个名字家喻户晓的“晓”,木垒的每一处风景都让你感觉惊艳的“艳”。这个山东姑娘对新疆的爱,不言而喻。

有人在微博里问,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经历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她回复:爱,这是一片充满爱的土地。

许晓艳教西吉尔中学的计算机课,天黑了有学生磨磨唧唧不肯走:“许老师,我长大后想当大老板,赚很多钱,送你一辆摩托车,你就不用走很远的路下村了。”

一年后,服务期满回到家乡,许晓艳顺利考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待遇良好。

只是吃着饭时,她会忽然冒出一句:“妈,我想木垒了。”然后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在许晓艳看来,只要用了心动了情,他乡亦是故乡。

离开新疆4年后,2010年2月,许晓艳重回木垒。

“为什么要重回西部工作?”总有人这么问她。

“每一片贫瘠的土地都生长出希望,每一个贫苦的面庞都绽放出笑容,这是志愿者的梦想,是西部之梦。”许晓艳说。

志愿心成长同行

论年纪,志愿者袁日涉是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龄人”。

这名21岁的小姑娘,已从事志愿服务15年。

袁日涉和志愿服务结缘,是从收集废旧电池开始的。那时候,她根本不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

袁日涉和同龄人一样,她记得发生在2001年夏天的那件大事——北京申办奥运会。一觉醒来,北京申奥成功,袁日涉不能原谅自己错过了萨马兰奇主席宣布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那一刻,虽然,那一年她只有8岁。

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的7年里,袁日涉干了件在她看来“将功补过”的事——用卖废纸的钱来种树。她不光自己种,还倡议2008名少先队员都去卖废纸,一人种1棵树。

2008年,15岁的袁日涉终于实现愿望,正式成为一名奥运志愿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出席“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誓师大会”时说,“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这句话,当时的袁日涉还不能完全明白,但她知道,她每天要面对的为中外游客指路的服务繁琐却重要。

那一年,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共有170万名像袁日涉一样的志愿者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群和她一样的志愿者,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志愿组织在服务中发展和壮大,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力量,“鸟巢一代”也伴随着志愿服务成长起来。

志愿行融入生活

1987年诞生的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让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开志愿服务风气之先。

创新社会治理的改革风潮,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往往让服务他人的需求变得迫切。

李森最初加入志愿者队伍,是因为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他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他有多少志愿者。

“广州这座城市需要志愿者,我爱这个生我、养我的城市。我要动员更多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让每一个广州市民都成为一个有良心的公民。”李森说。

此后,他用了14年时间坚持做这件事。如今,同行者众多。

14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李森从一名志愿者骨干成长为专职社工,变成一个以志愿服务为职业的人。而他所在的“启智社工”的背后,是一支超过5万人的青年志愿者队伍。而“社工+志愿者”的前沿探索,让这支队伍如今以每月增加1000人的速度迅速扩大。

在广东,志愿服务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中山市助残志愿者服务总队队长罗东来说,在生活中,他出现的地方总是特别固定,志愿者协会、特殊学校、残联。

在助残这个专业领域里,罗东待了近10年,每年志愿服务时数都超过1000小时。10年中,以现代公益为主体的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通过服务社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年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启动,罗东带领的助残服务总队,打破时间、地点限制,将志愿服务融入平常生活。不管是对邻居家的残疾大哥还是公园里的智障儿童,服务队总是随处施以援手。

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创立到现在,累计有4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83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共同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