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新华社】黄巧云委员:守得住耕地“红线”才端得稳吃饭饭碗

核心提示: “耕地是吃饭的命脉,只有守得住‘红线’才能端得稳饭碗。”在6日下午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巧云的话引起许多与会委员的共鸣。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孙铁翔)“耕地是吃饭的命脉,只有守得住‘红线’才能端得稳饭碗。”在6日下午的政协委员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黄巧云的话引起许多与会委员的共鸣。

黄巧云说,多年来,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良田,不仅破坏了土地资源,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加之今后许多地方发展建设还要占用耕地,这将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巨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农民利益有保障。

黄巧云认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应该因眼前利益,以牺牲耕地为代价。在坚守好18亿亩耕地数量红线的同时,更要守好质量底线,保护和建设好耕地质量才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虽然当前许多法律法规均对保护耕地有了规定,但是很多只有简单的表述,如执法权、执法范围等要素都不清晰。”黄巧云建议,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相关法律法规,把18亿亩耕地“红线”的总量进行细化和量化,明确省市县三级保护耕地的“红线”标准。一方面便于当地控制和使用好耕地;另一方面,也能对耕地保护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做到守好“红线”,端稳饭碗。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