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牢牢把握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

作者:西南大学党委书记  黄蓉生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17日 14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重要遵循。牢牢把握理论武装、阵地管理和队伍建设三个着力点,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仰者,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夯实理论武装:加强固本工程

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灵魂,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党委中心组学习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防盗门”。西南大学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内容邀请中央有关部门司局负责同志和理论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为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创造性地开展理论宣讲工作。西南大学在校园媒体中设立了“党建之窗”“理论经纬”“崇德先锋”等专栏,组织专家学者成立“党委理论宣讲团”,组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增强了理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积极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有重庆市高校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咨政中心,依托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分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等研究机构,组织团队围绕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攻关研究。

严格阵地管理:加强铸魂基础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马克思主义不主动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就会占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严格阵地管理,丝毫不容松懈。在多样的舆论环境中激发正能量,让校园网络清朗起来刻不容缓。西南大学统筹学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创建可管可控的自主新媒体,开发建设西南大学手机报、西南大学学子手机报、西南大学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青春缙云”网站平均访问量最高达1万余人次/天。学校聘请师生督导员,设立教学质量监督110电话,把政治思想是否正确作为考核、评教的重要内容,列出底线、红线,把“传播反动、违法、有害观点和言论”列入重大教学事故,严格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课堂、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课堂上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课堂上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同时,与中央、地方各类媒体建立稳定的信息渠道,形成了网络媒体“快”、报纸媒体“深”、电视媒体“活”的宣传阵地新格局。

建强骨干队伍:加强组织保障

高校党政干部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党委要把是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能否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高校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六成以上,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坚。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沟通互动较多,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很大。近年来,西南大学通过举办高职称、高学历青年教师党员培训、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专题培训,选派青年教师赴新疆、西藏、毕节、石柱等地开展支教、扶贫工作,组织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班主任等,引导青年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西南大学于2010年组建成立了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聘评办法,确保具有高级职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比例高出学校平均比例。多名教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资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被评为重庆市“最可敬可亲教师团队”。

此外,学校配齐建强辅导员队伍,每学期举办一期辅导员骨干培训班,每年组织一次辅导员专题培训,每两年举办一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每年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讨会、举办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辅导员沙龙,落实辅导员职称评审单列和职级晋升双向发展的政策,目前学校有3名副处级辅导员,有21名辅导员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黄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