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发院通讯员杨毅 肖景华 图|科发院通讯员熊银)3月24日至27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两个“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年度交流会在海南陵水南繁基地召开。两个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科院院士、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启发教授和植物科技学院余四斌教授,项目专家组成员、各课题负责人、研究任务团队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领导、我校科发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张启发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黎志康研究员、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员、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傅向东研究员作了特邀报告。各个课题及研究团队负责人分别报告了2014年度的主要研究进展和亮点成果。科技部农村中心农业高技术处处长葛毅强就863计划的管理和要求做了说明,他指出,课题的实施要强调“法人单位责任制”,各课题承担单位要强化经费的过程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经费管理办法支出使用。他希望两个项目组之间加强交流和协作,进一步梳理、凝练项目亮点成果。结合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精神,他指出项目组应考虑如何参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平稳地做好课题验收的同时,顺利地与“十三五”专项对接。
重大项目“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已基本建立了包含突变体库、表型组、转录组、代谢组在内的系统生物学分析平台;分离克隆控制产量、品质、抗病、抗旱、氮磷营养高效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和调控因子1000个以上,其中具有明显育种应用前景的基因30个以上;建立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水稻、玉米、小麦功能基因组研究成果相继在“Science”“Nature”“Nature Genetics”等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预期到2015年底,项目将全面完成各项研究任务。
重大项目“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于2014年启动,项目围绕“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16字目标,将种质资源研究、基因组研究、分子技术育种和常规育种紧密结合,立足于针对复杂性状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分子标记育种,进行种质创新,培育一批集抗病、抗虫、抗逆、营养高效、高产、优质等性状于一体的绿色超级稻新品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