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悦读 > 报刊杂志 > 正文

活着,看世界在变化

                                         活着,看世界在变化

在《揭秘老龄化》中,费晓闻引用了作家凯瑟琳·汤普森·诺利斯的话:活着的代价尽管无比高昂,可活在世上仍然是桩流行的时尚。在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的中国,在社会人口日渐老龄化中,这种时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的更加流行。

曾经被誉为计划生育“红旗县”的江苏省如东县就面临这样的发展困境。一面是作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一面是“老有所养”的人伦理念。拿什么养活我们的明天?这个问题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据估计,到2015年,南通市老年人口中,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是政府最提倡的,也是在我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下长期形成的养老模式。传统家庭一般通过子女赡养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迫不得已时老人们才会考虑社区或者机构养老,国家近些年来积极采取措施响应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提倡的“健康老龄化”,目的就是要为老人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养老环境。

费孝通教授讲过:“家,强调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相互依存。它让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得到生活的保障。它也有利于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反馈是互惠均衡的。家也能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精神归属。“儿女孝顺,含饴弄孙”是中国老年人理想的晚年生活和精神寄托。

家庭养老也好,社会养老也罢,都是为了人更好地活着。

我们不是继续一味的求经济增长来补救“未富先老”的问题,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生活的幸福。老有所养,怎么养?时代在变,世界一直在变。当我们变老的时候,世界会变成怎样一副景象?与其关心如何养老,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活着。

 

文法学院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