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我校两个团队入选湖北省自科基金创新群体

“十二五”期间我校共获批湖北省自科基金创新群体14项

核心提示: 日前,湖北省科技厅发布立项通知,我校邢永忠教授领衔的水稻产量遗传改良团队和严建兵教授领衔的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团队入选2015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未1命名_副本|
水稻产量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未命名_副本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创新团队

(图文|科发院通讯员张依)日前,湖北省科技厅发布立项通知,我校邢永忠教授领衔的水稻产量遗传改良团队和严建兵教授领衔的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团队入选2015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水稻产量遗传改良创新群体以邢永忠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由李一博教授、赵毓副教授、王功伟副教授等成员组成。该群体2011年入选农业部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稻产量性状基因克隆和分子机理、水稻开花基因分离及开花调控途径机制、种质创新和育种新技术探索。团队创建了多套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克隆了2个水稻重要粒形基因GS3和GS5,3个同时控制每穗粒数、株高、开花期的一因多效基因Ghd7,Ghd8和Ghd7.1;发现Ghd7,Ghd8和Hd1之间存在遗传互作,共同决定水稻生态适应性和产量潜力;完成了多个家族基因的功能鉴定,完善了水稻光周期调控的开花途径。近五年来,团队在Nature Genetics、Cell Research、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和Molecular Plant等杂志上发表30多篇研究论文,被SCI刊源引用1000余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团队期望通过5年的发展,培养1-2名国家级优秀人才,引进1-2名青年杰出人才;系统深入剖析水稻产量生物学基础,产出在国际上有较高声誉的系列研究成果,力争入选国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创新群体以严建兵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由张祖新教授、代明球教授、赖志兵教授、邱法展教授等组成,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的遗传和基因组学、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和分子机制解析、玉米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玉米种质资源的收集、发展、评价和分子育种。团队建立了被广泛应用的关联分析群体,系统阐述了其遗传结构,提出了新的关联分析方法(AD-test);克隆了多个影响株高、开花期、产量等重要性状的关键基因,并明晰了其作用机理;首次实现植物的单细胞测序;首次在基因组学水平提出“微效多基因的累加是高油玉米形成的遗传学基础”的学术观点。近3年来,团队在Nature Genetics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3篇)、PNAS(1篇),PLoS Genetics (1篇),Plant Journal(1篇)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多篇文章,审定普通玉米品种和甜玉米品种各1个。团队将继续坚持既定研究方向,争取引进3-5名杰出青年人才,力争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同时,立足湖北,服务全国,为我国玉米基础和应用研究做出贡献。

据统计,“十二五”以来,我校共获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4项,仅次于武汉大学的22项。近年来,我校通过在校自主科技创新基金中设置“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系统布局和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团队,鼓励团队围绕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科技产业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设置研究方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