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湖北日报】图文:坚守科研一线 生命之树常青

——记中国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创者范云六院士

核心提示: 戴着黑框眼镜、白色珍珠项链,染黑的头发一丝不乱……记者面前的范云六院士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丝毫感觉不到她已85岁高龄。

 

湖北日报讯 图为:2008年10月,范云六院士(左)参加华中农业大学110年校庆时打手模。(资料图片)

戴着黑框眼镜、白色珍珠项链,染黑的头发一丝不乱……记者面前的范云六院士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丝毫感觉不到她已85岁高龄。

这位为中国植物基因研究事业开辟道路、探索一生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坚守宁静淡泊的科研道路,为科技兴农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命之树因此常青。

执着科研 无怨无悔

上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的出现受到科学界极大关注。范云六敏锐意识到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中国最早开展了质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1979年,她在中国率先建成体外重组质粒,标志着基因工程研究在中国的诞生。

1982年,52岁的范云六从美国进修回来,将当时国际最前沿的基因工程科学技术和理念带回中国。后来范云六选择了农口作为突破口。

1984年,范云六建立起中国农业领域第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由此推开了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全新的大门——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改良农作物的研究。

当时,分子生物学研究对中国农业来说还是空白。范云六认准方向,义无反顾,誓与发达国家争夺生物技术领域制高点。

她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率先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在农作物遗传改良;国内最早获得转抗虫基因的水稻及棉花;创造性地进行了生物工程基础工作和上游研究;开发研究出特异性高表达并具有植酸酶活性的玉米;开发出具有优越酶学性质的乳糖酶及其高效生产新途径……

甘当人梯 淡泊名利

做科研可以获得成就感,范云六心里则把年轻人的迅速成长当做更大的幸福。

每每谈及科研成就,范云六总是将个人的成绩与她的科研团队联系在一起。几十年中,她的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7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如今,他们都活跃在国内外生物技术领域前沿。“看到他们的科研工作取得出色成绩时,我内心的那种喜悦和幸福无法用语言表达!”范云六自豪地说。

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春义跟随范云六20多年,在他眼里,范先生做科研心无旁骛、不计名利。“先生说做事就是要脚踏实地,淡泊名利,事业第一。”

植酸酶玉米成功后,范云六曾经有很多赚钱的机会,但她一心想的是如何使这一国际领先技术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她经常告诫学生:“搞科研的要耐得住寂寞,要做到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她一生秉持的信念,深深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子。“到了这个年纪,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年轻人何等重要,我时刻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范云六说。(据新华社北京28日电)

范云六院士的湖北情结

范云六院士是湖南人,但与湖北有不解之缘。她1948年考取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52年至1955年在武昌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昨日,她在百忙中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在湖北度过了大学时光,遇到了事业上的指路人,走出了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可以说,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湖北度过的。

在武大求学时,教土壤微生物学的陈华癸教授对范院士的影响最大,她一生的科研方向由此确定。“受陈教授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对微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致力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原动力。”范院士这样表达对恩师的爱戴和感念。

范院士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1949年5月16日武汉迎来解放。那一天,她和同学们拥上街头,边扭秧歌舞,边尽情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团结就是力量”等革命歌曲。

范院士离开湖北已经60年了,仍和在鄂的同学保持着联系。她回忆说,当时学生们10余人组成为一个生活小组, 交心谈心,亲如手足。记者专门采访了范院士的学弟——华中农业大学的李阜棣教授和李学垣教授,他们回忆说,范院士当时虽然年纪小,但学习成绩优秀,钻研劲头足,很受老师们喜爱。

由当年武汉大学农学院等组成的华中农业大学更是让范院士牵挂。2008年10月,范院士来汉参加了华中农大110周年校庆活动。2014年12月,她参加了华中农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周年院庆。 (记者 魏志刚 通讯员 张燕)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