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祝福
青春心语
座谈会现场
(文|学工部通讯员 毕叶 图|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6月15日,学校召开2015届基层就业毕业生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倾听毕业生结合专业特点、成长经历和远大抱负选择服务基层的初心、期许、信念,为毕业生在基层干好事、成大业鼓劲加油。学校党委副书记唐峻,组织部、学工部、校团委负责人以及选择基层就业的22名毕业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学工部部长漆勇政主持。
放弃高薪下基层,只因心中那一团火焰
“我来自农村,是一名农学类专业毕业生。在华农的四年成长,让我立下了学农爱农、服务农业的志向。如果走向另一种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话,我会觉得非常遗憾。”
园艺专业的谭明达是第一个发言的毕业生。去年10月他签约了苏宁云商集团,年薪9万。对于这样一个让很多同学羡慕不已的高薪职位,谭明达刚开始也很兴奋激动,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高收入虽能给我暂时的满足感,但每当想到整个人生未来时,总有不安。隐隐感觉内心有一团火焰——哪里是我人生价值的最佳体现?”在经过再三权衡并和家人商量之后,谭明达决定到基层锻炼锻炼,于是报考了湖北宜昌市选调生。尽管工作环境和条件会艰苦,“但这会让我踏实很多。”他说。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李艳群前不久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办理了解约手续,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服务地是西藏丁青县。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地区的毕业生,他对基层有种特殊的感情。“既然是‘三农’养育了我,又是农业大学培养了我。那么就应该用积攒的‘养分’回馈农村基层,这是在我内心存在已久的一股热情。”
今年5月,李艳群在听完学校基层就业政策宣讲会后做了个重要决定:一定要去支援西藏。尽管起初父母并不理解,但在李艳群坚持不懈的沟通和解释下,家人对他的最终选择给与了支持。“自己只是一个点,相信通过自身持续的努力,一定能照亮祖国需要的地方。”
小小的志愿服务,大大的青春梦想
大学期间,动物科学专业的夏瑶瑶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方俊都有过触动心灵的志愿服务经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职业生涯起点:山区支教。
为什么要去山区支教?
“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有机会获得优质教育,改变他们接受教育的命运。”参与美丽中国云南山区支教项目的夏瑶瑶说。回想四年,她表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加入绿色协会,参加了许多志愿服务活动,既获得了公益启蒙教育,又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成长的肯定,更深化了对青春梦想的思考。“特别是在德国参加世界学生环境峰会后,看到那么多大学生在为改变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努力着,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支教事业的决心。”
对于夏瑶瑶的发言,即将服务于恩施建始县摩峰小学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方俊深有同感。
大二暑假,方俊在恩施利川县忠路镇城池小学支教,体会到了奉献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那段经历,让他认识到教育的影响与力量。“我们在传递知识,同时也在被孩子们教育着。”方俊感慨,“离开的时候,看见孩子们亲手做的送别礼物和依依不舍的目光,特别感动。当时就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用自己的微薄能力帮助山区孩子圆一个走出大山的梦想!”
在基层大地上,绘就美好青春画卷
听完毕业生的人生选择,学工部部长漆勇政、校团委书记张拥军对大家选择深入基层表达了敬佩之情,勉励他们坚守信念,在基层一线磨砺品格,坚持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把工作现实向着理想目标层层推进,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唐峻用“情深意浓,精彩纷呈”对他们的人生选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分享了习近平七年上山下乡的基层经历。同时希望同学们能像习总书记一样,在基层工作中多深入到群众中间去,为群众苦,为群众累,增长才干,砥砺品质,锤炼作风。最后,他寄语大家: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希望毕业生到基层后懂得坚持、坚守、坚定,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
“天道酬勤,人道酬诚”。希望毕业生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为行为准则,工作中勤奋踏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培育厚道人品,在“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长期积累中实现厚积薄发!
“勿忘校训,勿忘初心”。基层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希望毕业生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养成勤读好学的习惯,在多从实践和群众中汲取精华养分的同时,务必坚守信念,不改初心,用青春梦想在基层大地上绘就美丽画卷!
(审核人:鄢万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