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彭良才谈科学的原创性与科学家的“任性”

核心提示: 6月25日中午,生科院第六届“教师俱乐部”在第一综合楼举行。活动邀请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彭良才教授讲述科学的原创性与科学家的“任性”。

彭良才讲科学原创性
彭良才谈科学的原创性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文|生科院通讯员 廖百鸣 图|生科院通讯员 薛雅文)6月25日中午,生科院第六届“教师俱乐部”在第一综合楼举行。活动邀请了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彭良才教授讲述科学的原创性与科学家的“任性”。

彭良才先以自嘲的方式做了开场白。提到转基因论战,他表示,“国家对转基因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不应一味在乎他人的评价,创造更多对人类有贡献的研究才是科学家最应该关注的。”彭良才还介绍了自己在生物能源上的研究。他相信第二次绿色革命必然是生物能源的舞台,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原材料的不稳定性等,这也是自己关注的重点。

谈到科学的原创性,彭良才认为,原创性包括前瞻性、基础性和系统性。他把科学家分为两类:一是现实型,发很多的文章,认为这样是成功了;另一类是理想型,有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不在乎自己发几篇文章,更看重自己的兴趣。彭良才更欣赏后者。他希望大家做科研能有创造性,通过时间的积累,充分利用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系统地总结,最后一定会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

彭良才认为自己在研究上是“任性”的。科研需要“任性”,这种“任性”首先要有热情、好奇心和独立人格。他举例说,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一生致力于对会“跳舞”的转座子的研究,为其“孤军奋战”三十余年才获得科研界认可;美国生物化学家凯利·穆利斯发明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是因为看到公路上相对行驶的车辆猛然闪现的灵感。“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持之以恒,全身心的投入。另外,还要有想象力和好奇心,要敢于质疑,具有责任感以及高度的敏感性。”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盲目追求产出,不要只看到发表文章的荣耀而忘了自己科研的初心。

之后,彭良才与青年教师们边用餐边交流,提醒大家在科研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锻炼身体。

(审核人:祁婧)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