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农业大学的明天在哪里

核心提示: 农业大学在中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农业大学也必将同许多事物一样变成历史的尘埃。无论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这都是必然的。但农业大学尘封于历史并不是从此消亡,而是在面临社会偏见、生源不好、就业较差等众多问题时,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命题、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不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走出一条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转型升级之路。

日前,国家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同211、985工程一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冲锋号已然吹响。农业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弱势力量,如何在新一轮的国家建设中抢抓历史机遇,占领政策先机,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方阵中谋求一席之地,实现弯道超越,甚至实现成功转型,这对农业高校的自身发展,对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农业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却面临着严峻形势和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削弱。

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发达国家,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低。也就是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相对影响在不断减弱,整个农业行业的发展是趋于一种萎缩的状态,特别是传统的农业业态。同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也在不断的下降。

我们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没有较大的比较优势。比如,为什么国家每年进口大量的美国大豆,因为美国大豆有比较优势,比我们自己生产的便宜优质。反过来,对于我们自己的大豆,国家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去补贴,保障种植户的收入,保持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仅是大豆,肉制品等方面,美国、新西兰也更有比较优势。

先前,我们追求的是用较少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但如果市场上不需要那么多,就没必要生产那么多,生产过多反而成了规模不经济。我们不擅长生产的也就没必要生产,由生产能力更好的国家去生产就行。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只会保持在一定适度的规模。农业本就是弱势行业,如果农业高校再把弱势当成自己的优势,那就只能更加弱势。作为农业高校,面对这般发展形势,就必须积极谋求转型。

二、社会对农业高校存在误解。

中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思想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农业的看法。尽管古代许多朝代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将“农”排在“士农工商”的第二位,但由于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的局限,人们对农业有着贫穷、落后的固有观念。因此,对农业大学也产生了一些误解。部分社会公众对农业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思想的农业生产方式上,对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研究认识不足,比如转基因技术等。社会公众对农业的认识更多是从technology的层面,还没从science的角度认识农业科学,认识农业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农业院校吸引优质生源的能力相对较低。

生源质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与众不同。就好比生产产品,要生产出好的产品就必须得有好的原料,不同的原料也决定了生产工艺的不同。如果清华北大没有招到足够优秀的生源,要想取得现在的声誉还是不太可能的。好的生源对一所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社会对农业院校的一些误解,致使学生报考农业院校的热情较低、动力不足,而且在农业大学就读的学生,其质量普遍不太高。以教育部直属的四所农业大学为例,大部分学生的高考分数在超过一本线20-50分之间,与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大学相比,差距较大。去年研究生推免制度的改革,2017年新的不分批次招生的高考制度等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对农业院校的招生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四、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

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不太高,少数除外。首先,这与农业高校所开设的专业有着直接的联系。农业高校较多专业属于农学类,农学类与第一产业的结合紧密,就业大部分也就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自然不比第二产业的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那般“高大上”。因此,无论从薪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上而言自然不会太理想。除非,从事非专业领域的工作。

其次,与农业高校的学科覆盖率较低,学科数量较少有关系。专业培养的基础是学科,学科实力越强,专业就越强,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就比较高。农业高校的学科以农学为主,也有理学、工学、经济、管理等学科,但都较为单薄,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深入到知识创造层面的少,更不用说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了。这就决定了农业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专业层面,在通识层面的教育能力就相对比较匮乏,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人文素养积淀薄弱。学生的视野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学生的综合实力便较低了,也限制了学生跳出专业之外进行发展的可能。

五、农业院校的科研实力较为薄弱。

从研究类型来看,在应用研究方面的投入较多,在基础研究层面的投入较少。当然,这与农业高校的自身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农业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其次,基础研究对研究人员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没有坚实的数理化或文史哲基础是很难做好基础研究的,而这些对农业院校而言是恰恰是短板所在。比如对于农村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做的最好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而不是某个农业大学。最后,基础研究的投入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大量的资金等,而这些条件农业大学都是较欠缺的。因此,农业大学更多的是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可以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但要引领创新,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力,对农业的发展产生变革性作用,甚至对整个人类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必须重视基础研究,逐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基础研究才会有更多原创性或突破性成果的产出。

从研究方式来看,“小作坊”式的研究较多,“大科学平台”式的研究较少。一些农业高校中,单打独斗的“小作坊”式的研究较多。在研究方向上同质化,出现了一株水稻、一株油菜几个人一起研究的现象;在仪器使用上分割化,出现了做实验的仪器设备重复购买却利用率极低的现象;在研究梯队上近亲化,整个研究梯队上没有一个外来的博士,全是自己的学生等等。由此,必然导致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内耗严重,相互之间搭台的时候少,拆台的时候多,尤其是在争取课题或项目的时候;二是由于学术梯队的结构不合理,难以拿到重大的课题和项目。这些对学校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就必须整合学科资源,整合科研资源,建立“大科学平台”。建立“大科学平台”可以提高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争取到大的课题或项目,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帮助研究者建立起系统性、全局性的科研思维。举例而言,柑橘一般受病虫的危害较大,但柑橘属于园艺,一般在园艺学院,而做病虫害防护的植物保护是在植保学院。如果植物保护专业的研究者没有把病虫害方面的研究和柑橘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结合,就会出现研究和实际生产需要的脱节,如果将二者整合到一起,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这样就帮助研究者建立了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思维,找准自己的研究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位置,避免了为了研究而研究。如果能构建起整个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大科学平台”,当然更好。

从研究范围来看,区域性的研究较多,全球性的研究较少。中国的农业大学分布很有特点,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一所农业大学。因此,每个省份的农业大学首先要为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贡献。由此,导致了农业大学对所在省份或区域的问题关注较多,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要是立足陕西,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农业科学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主要是立足湖北,面向南方地区,如柑橘和水稻研究等。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在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就可以做别人想做却没条件的研究,这就是自己的特色;劣势是也恰恰正是如此,因此你所做的研究是别人做不了的,所以只能自己跟自己比,限制了科研视野,导致研究面越来越窄。与国外的一些具有农业学科的名校如康奈尔、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相比,所关注的研究问题的层次还比较低。它们的研究项目遍布全世界,关注较多的是人类的生存、健康与发展,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利用等重大科学命题。

农业高校怎样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变不利为有利,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取得非常的进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结合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积极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与方向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我国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面临新挑战;农民收入实现倍增目标,广辟增收渠道、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面临新挑战;农业生产经营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阶段,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面临新挑战;农业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面临新挑战;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转化效率低的矛盾日益加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农业劳动力结构性不足问题突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保证农业发展“后继有人”面临新挑战;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新挑战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研究“三农”问题的农业大学如何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应放置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去设想和构思,把学校的发展同这些问题结合起来。这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业科学存在的价值与使命。

二、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国际重大科学命题,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

首先,与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在应用研究方面做出贡献。应用研究要主动结合生产实践,着力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如何对接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这都是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只有对接了国家需求才能争取到国家更多的政策、资金等的支持。

其次,与重大科学命题相结合,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在基础研究方面要瞄准国际科学前沿,着力解决重大科学命题。比如生命科学领域的蛋白质与基因组学等。把握好农业发展的三大使命,即农业与生活质量、营养与人类健康、资源与环境保护,在这三大方面与国际研究相接轨,争取在国际上取得研究前沿地位。无论是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都要构建“大科学平台”,只有建立了“大科学平台”才能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最后实现大突破、大发展。

三、结合农业科学体系与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建设“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

现在已不再是之前就农业而论农业的时代了,现在农业科学的发展与生物、信息等学科联系非常紧密。北大建农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因此,必须把农业科学的发展置身于一个大科学的视域中去考虑。

如果把农业科学简单地分为自然科学部社会科学,那么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应是生物学,生物学再往下跟踪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而这些学科对农业院校而言的话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这就制约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社会科学部分在农业院校中主要是农林经济管理,但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不只这一点,还有很多其他方面,比如农业文明的传承、农村社会的治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社会学、史学、法学等学科角度来考虑,进一步的深入思考需要从哲学层面来入手,而这些学科也恰恰是农业院校较为薄弱的学科。

随着农业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业院校必须要适应其发展节奏,构建“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一体”是指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体,“两翼”指厚实的数理化基础学科和强有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农业院校的数理化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与一般的综合性院校有着较大的区别,农业院校的更加强调与三农问题或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结合。最终,学科布局上形成特色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以及一般学科互融共存、交相辉映的局面。

另外,在建设“一体两翼”的学科结构和布局过程中,应处理好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的问题。农业院校的优势学科是农学或生命科学,这些学科自然而然会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而人文社会科学在农业院校中是弱势学科,受到的支持少。但是,必须认识到一个边际效益的问题。假如生命科学是一个学校的优势学科,而经济学是学校的弱势学科。如果学校在资金上投一百万给生命科学,可能产生的收益只有十万,但投给经济学,那么产生的收益可能就是五十万。所以,优势学科的边际效益是不断递减的,优势学科投入资金超过一定的限度基本上就是浪费了,反而投到弱势学科上产生的效益会更大。所以,在有限的资源下如何分配好资源,促使各个学科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达到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原则,是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农业大学在中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时间的发展,农业大学也必将同许多事物一样变成历史的尘埃。无论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这都是必然的。但农业大学尘封于历史并不是从此消亡,而是在面临社会偏见、生源不好、就业较差等众多问题时,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和国际科学命题、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不断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走出一条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转型升级之路。开创农业大学的新未来,农业大学更名之时也就是农业大学转型升级完成之日,这就是农业大学的明天。

(作者:公管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刘堃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