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春 > 文体活动 > 正文

万献初解读汉字意蕴,让教育回归“认字”

核心提示: 12月3日晚,我校第七期国学讲坛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万献初以白板教学,亲自书写小篆等古字体,从字形入手,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阐述造字渊源,让教育回归“认字” 。

DSC_1258_副本
万献初解读汉字

现场书写演讲
                                          现场书写讲演                    (供图 章富淼

南湖网讯(通讯员 李璠 高芮)12月3日晚7时,我校第七期国学讲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万献初以白板教学,亲自书写小篆等古字体,从字形入手,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阐述造字渊源,让教育回归“认字” 。

字生于壤 六书构之

“中国所有的历史文化都是用文字来记录的。”讲座伊始,万献初以历史古籍与文字的关系开启构字之门,从西周到民国两千多年里,古人习字先习构字六书,相当于当今认字先学拼音。每个汉字都有来源,都生长于人民日常生活的土壤。

万献初以“分”字为例讲解汉字源渊源:“‘八’其实就是‘啪’,把一个西瓜分为两边。而‘分’这个字,是在“八”下放一把刀,意思为用‘刀’把西瓜切为两瓣。”王教授提道,古代造字大多以形造字,造字文化的精髓也大多取字的本意。万献初呼吁当今教育应回归原始,先学构字,再研读经典。

字蕴睿智 先贤造之

“古人造字尽显聪颖智慧,形简意丰,十分优美。”方献初介绍,古人根据眼镜蛇的形象创造了“它”、“虫”。方献初一边讲解,一边书写展示,内容简易丰富、趣味盎然。他讲到最简单又最有韵味的“人”字,以撇为手,以捺为背和腿。把手脚伸张到极致,就形成了“大”。

儒家扬扬“大”人,抑“小”人,所以“大”下一横为“立”,“大”上一横为“天”,有君子顶天立地之意。“大”字上方加一横就形成了“夫”,有责任的“大”人,才能成为“丈夫”和“君子”。万献初也提到《论语》中的名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万教授解释“学”的小篆字体好似一个婴儿头上有“爻”字,而爻字正是指知识的意思,“学”的意义就是人应该接受知识教育。“习”字在字形上类似幼鸟学习飞行,也就代表着“不断练习”的意思。“由此看来,这句名言的含义也就能够理解了。”万教授认为,正如这句名言所说,学习经典古籍时,应该明确意思,深入理解,才能将古人的智慧与实际结合起来,尽到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字似花朵 许慎解之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朵花",汉代著名经学家许慎由讲经返悟到解字,将汉字意蕴之美展于世间。《说文·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故谓之字”。

许慎著《说文解字》,以部首归纳构字规律。万献初则将部首归纳为六大类,并以反犬旁为例,解析"狡"、"狂"等字由动物性到人性的过渡。为了让现代人更简易地学习文字,了解文字,万献初编写了《说文》540部首歌诀,歌诀囊括所有文字的基本部首,平仄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大大减轻了当代人的学习文字的负担。搭配拼音,更加深了当代人对字的理解。

在讲座提问环节,当问及“当代社会是否应该回归繁体字文化?”的看法时,万献初解释道:“一些钻研文学的人认为简体字只问其形不求其意,建议回归繁体字,但是严格意义上讲,汉字从隶书开始就只有笔画而无意义,且当代简体字已盛行几十年,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他认为,文字没有必要回归繁体字。

主讲人简介:万献初,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辞源》第三版分主编、《中华大典音韵分典》副主编。曾获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所授"说文解字"为国家视频公开课、"音韵学"为武汉大学精品课程。代表著作有《〈经典释义〉音切类目研究》、《〈说文〉字系与上古社会》、《汉语音义学论稿》等。

审核人:韩伟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耿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