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调研,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继“819会议”“818论述”、视察解放军报社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的又一重大的标志性节点。他强调,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必须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落实到学校新闻舆论工作,应如何做到高度重视?怎样实现精准有力?笔者认为,须深化“三个转变”,实现“三个提升”。
一是要由“护旗手”向“司号员”转变,实现定位提升。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媒体,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做到姓党、爱党、护党、为党,是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要求。但在新形势下,党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紧跟党走,还必须“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这一要求落实到学校新闻舆论工作,就是要对自身的使命担当加码,司好“指挥号”,把传播中央精神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以主流、权威的声音告诉全校师生上级精神和学校部署,权威引导全校师生的思想动向、行为方向。吹好“鼓劲号”,多报道师生中的好故事、好现象、好传统,以正面积极的新闻舆论把全校师生凝聚到“崇尚学术、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下来,凝聚到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征程中来。
二是要由“传声筒”向“扩音器”转变,实现功能提升。如果把每一篇成熟的新闻报道比作数字“1”,办好校园舆论,首先要善于做“加法”,做好“1+1+1”的工作,及时准确地报道各类校园新闻事件。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倾听细微声音,挖掘“0.1”,把“0.1”变成“1”;同时,要善于放大声音,做强有价值的“1”,把“1”变成“10”“100”“1000”。实现后两点,既要由校园新闻工作者落实总书记要求,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察细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还要靠全校师生人人养成宣传意识,人人当好“校园新闻家”。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位师生手中都有麦克风,每个人既是新闻的阅读者,又是新闻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收集细微声音,放大有价值的声音,需要一支支麦克风聚合在一起,需要一位位“校园新闻家”来发掘新闻、接力传播,共同唱响新闻舆论声音。
三是要由“单兵作战”向“融合发展”转变,实现手法提升。总书记提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推动融合发展。在学校,抓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顺应时势,在巩固报纸、网站等传统宣传阵地的基础上,推进“全媒体”融合,加强“全舆论场”建设。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校级媒体与基层媒体融合,通过集中策划、差异传播,构建立体化的校园媒体格局,实现组合发声。还要认识到,在校园,舆论场不等于媒体界,每一方七尺讲台都在传播着思想,每一处育人场所都在熏陶着心灵。抓好校园舆论,必须着眼于“全舆论场”,努力让每一堂课、每一场报告都在传播正能量,让校史馆、艺术馆,乃至一面墙、一条道等每一处育人场所都能成风化人。
“众口铄金、三人成虎”“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是最大的力量,舆论是有力的武器。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也都将是好风气、好氛围的受益者。让我们共同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担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新使命,为国家和学校的事业发展,为个人的事业发展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记者 欣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