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农民日报】远山在呼唤

——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连续十三年贵州支教

核心提示: 2016年3月27日至4月1日,《农民日报》社赴贵州乌蒙山区进行了六天的体验式采访,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了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连续十三年贵州支教的故事。

《 农民日报 》( 2016年04月16日   04 版)

国歌声在山谷里回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让为民小学的师生们挺直了腰杆,站立在红旗下。

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家乡的美景。风景园林专业支教生李计璇,扎实的绘画底子在为民小学派上了用场。

知识文化源自点滴积累。箐山村本禹希望小学支教生刘大鹏是个认真的人,他的站姿、表情、粉笔字传递着“认真”的信息。

 大声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大石小学的孙伟老师说:让孩子们大声唱出来,音乐能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师生共舞《乌蒙欢歌》。大石小学根据    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将课间广播体操改跳民族舞蹈。

 热气腾腾的家访场面。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留守儿童罗薇,如今有周俊、李计璇、孙潇(从右至左)三个“大哥哥”陪伴。

在“告别过去”中成长。为民小学校长王瑞举(左)告诉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长程华东,学校就是从这个山洞迁到山下的。

 “我有一个博士哥哥(姐姐)”。华农的一批博士生与本禹希望小学留守儿童“结对子”,平时鸿雁传书,并由支教生陈丽定期主持远程电教、在线交流,召集双方“见面”。

聚精会神书法课。大石小学“美女老师”韩磊写得一手美字,孩子们更加喜欢她了。

  

摄影/本报记者叶晓宁配文/本报记者何红卫余向东

地处湖北省武汉市的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农大”),相距贵州省毕节市不到两千公里路程;从高速公路驶出大方县出口,走上泥泞颠簸的山路,才有山高路远之感。那条山路,简直要把人的五脏六腑翻腾出来。

2002年7月,华中农大学生徐本禹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来到大方县猫场镇兴合村,一个叫狗吊岩的地方,为设在山洞里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

一百多个孩子,拥挤在一个山洞里读书。那样的场景,让徐本禹白天教书、夜晚垂泪。返校时,他与孩子们相互不舍、掷泪相送。

整整一年后,本禹回来了,回来履行“对孩子们的承诺”。

后来在社会各界大力援助下,为民小学迁出狗吊岩下的山洞,搬进了新校舍,在校学生也增加了一倍多。本禹又转点到条件更加艰苦的大水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大石村,继续义务支教。

2004年央视授予徐本禹“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颂道: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为什么支教归来的徐本禹眼睛里依然常含着泪水?为什么在央视的领奖台上他泪流满面?因为远山在呼唤、孩子们在渴望,因为山里的孩子还很苦、求学还很不容易。

从那时起,华中农大成立了“本禹志愿服务队”,连续13年、连续选派12批支教生,走进黔西北乌蒙山区,走进为民小学以及现归属百里杜鹃管理区的大石小学、箐山村本禹希望小学。

在泥泞险峻的山路上,一批批优秀学子传递火种、接力支教,把感动变成行动。

猫场镇镇长杨林说:全镇1400多个留守儿童,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比父母还亲。

厚厚实实的大石小学校长王成范说:近百名学生,加上他本人仅有3名教师,怎么带啊?没有华中农大的支教生,学校早办不下去了。假如学校没了,现在最远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的孩子,不知道还要多翻几座山。

本禹希望小学校长陈忠华说:280个孩子,百分之八十属少数民族、较贫困家庭,通过向他们脑子里植入更多的知识文化基因,是最根本的智力扶贫、发展性扶贫。

三所学校,500多个孩子,华中农大支教团队年复一年,撑起教学“半边天”。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高度评价青年志愿者在扶贫帮困中的重要作用,勉励大家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

 “本禹志愿服务队”的支教故事,被华中农大在校生自编自演成话剧《牵挂》,在全国公演100余场,感动了无数观众。还走进国家大剧院,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观看演出并接见剧组。华中农大党委书记李忠云说,志愿者精神已成为感召青年、教育青年、引领青年的一面旗帜;在志愿者身上,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当下,正在“服役”的华中农大11名支教学生是:孙潇、周俊、李计璇、蒋桐、孙伟、傅开、漆雪娇、韩磊、刘大鹏、邓彦宇、陈丽。二十出头的姑娘小伙,也还是没有踏入社会的大孩子,他们和当年的徐本禹一样,提前“扛起了一份社会责任”。

傅开、漆雪娇、邓彦宇说:以前我们也是被人爱的孩子,现在懂得了怎么爱别人。

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星期六,水窖枯水,食堂无法运行,下午请住校学生吃了米粉;晚上又烧好借来的水,给学生寝室送去,“老师别进来,我们没水洗脚,味儿重。”支教中的不顺利可以数出一万个,幸福感却只需要孩子们的张张笑脸足矣!

永远自信的陈丽说:来支教,我感觉像是手里握着一把种子去爬山。把种子撒向山间的每一个角落,期待收获满山的鲜花和大树。

本报摄影记者的镜头,对准了“本禹志愿服务队”。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