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感恩成为一种态度和习惯
王华谱的家庭条件不算太好。谈到自己的家庭,他顿了顿,说道:“我从来没有怪过父母,他们很爱我,一切都是为了我,非常不容易。”
怕父母担心自己的身体,所以献血这件事王华谱一直没敢告诉他们。
2014年2月王华谱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志愿表格上需要填写家人的紧急联系方式,王华谱填写的是表姐的电话。
王华谱的第一次献血,是在2010年的11月,刚吃完晚饭的他,发现了停在食堂门口的献血车。
“每天都要有好多病人需要血液吧!”这样想着,这个大一新生便拉上好友左云鹏走上前去。献血时医生手中“特别粗”的针头令他印象深刻,虽然当时他也很惧怕疼痛、惧怕初次邂逅的采血仪器,甚至会担心网上疯狂流传的可能传染上疾病的风险,但也因为惧怕,他才真正看清了自己的心意,明白献血之于他的意义,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那一次血液初检合格,并显示可以捐献400ml的血液量,医生征求同意时王华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是当医生劝说他用双手采集会快些时,他因惧怕第二次被粗针头扎,信誓旦旦地向医生保证即使时间长,自己用一只手也可以。而由于长时间半卧姿势再加上喝水太多,这个大男孩在献血至300ml左右突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中途停止了血液采集。结束后,内心的愧疚促使他责问自己当初为何不听从医生建议,坚持己见却又承受不了这点痛苦,自己是真心想帮助他人吗?此后,他努力要去帮助别人的决心更加清晰而坚定。
之所以坚持献血,王华谱的想法很单纯。“有什么理由不做呢?慢慢的就成了一种态度和习惯了。我们都很平凡,那就踏踏实实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无愧于心而已。”
一如他的QQ签名所言:“常怀感恩,不负己心。”整个大学期间,王华谱都以这样朴素和平凡的姿态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阳光男孩的自白:我做得不够好
在本科期间,王华谱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也曾经和同学有过争执,因此研究生阶段的他倍加珍惜同学之间的情谊。“那时年少,意气风发却也伤害过一些同学,而今经过大学的洗礼,学会的不仅仅是做事,更多的是做人,我会更加成熟理性地面对人生路上的人和事。”
现在的王华谱是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并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而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做得不够好”,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都对自己抱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自始至终他一直埋头努力着,相信着“对生活多一份理解,慢慢来总会变好的。”
和那些沉醉于游戏虚幻世界的男孩不同,王华谱建构了自己的一套淡然的生活观,科研之余,他也会品茶、打球、练箫,带着一份沉淀下来的踏实和谦逊。
审核人:祝鑫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