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殷平教授做客学术沙龙谈科研工作

核心提示: 9月9日晚,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学年第一期学术沙龙在第二综合楼C102会议室举行。殷平教授为研究生带来了以“如何完成科研工作”为主题的报告。

殷平老师主讲2016年秋第一期JC 何卉
殷平老师主讲2016年秋第一期学术沙龙 

到场同学认真记录 何卉
到场同学认真记录 (供图 何卉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 董昊霖 孟凡淳)9月9日晚,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学年第一期学术沙龙在第二综合楼C102会议室举行。殷平教授为研究生带来了以“如何完成科研工作”为主题的报告。宽敞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有些慕名而来的本科生和其他院系的研究生甚至站在走廊上旁听讲座。

殷平首先介绍了研究生最应具有的科研素质,即高强度投入。他以足坛的C罗和中国女排为例,他们平时的高强度训练正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然后分享了自己在清华读博时的经历,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是“922”,即每天早上九点工作到晚上二十二点,但导师施一公先生每天的工作时间是“711”,从每天早上七点工作到晚上二十三点。施一公先生教导他“这个世界上肯定有比我聪明的人,但是绝对没有我勤奋”,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说“张启发院士依然坚持每天科研,更说明高强度投入是基础的科研素质。”殷平还介绍了其他三个基础的科研素质:自我调节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想抱负及执行能力。

殷平认为,科研工作者不能敝帚自珍,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闭门造车,应该和同行们进行科研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他笑着说:“交流这个过程看着简单,其实是考验双商的,输入考验情商,输出考验智商。”讨论时,在向他人输出知识的同时,其实也在加深自己对课题的理解能力。殷平认为,只有对课题有深入的认识,才能为他人解释清楚。在他看来,如果想要从同行那里获取相关知识,就一定要谦虚,打扮整洁,谈吐得体。他做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来强调谦虚的重要性:一个不谦虚的人,如果再教给他知识帮助他,那他岂不是更加作威作福吗,所以人们不会和他分享。他也希望同学们可以掌握PPT的制作技巧,“许多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原理,一张图片就可以解决了。”他这样说道。

“效率,必须提高效率!”他在报告中多次强调了效率的重要性。面对一个巨大的课题时,盲目选一个方向埋头苦干是效率十分低下的。他极力建议同学们在做正式试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以缩小研究范围,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当确定实验方向后,实验过程必须精益求精。言及于此,他想起自己的恩师施一公教授自己实验时的情形。当时他们在做一个“冰上操作”,殷平直接取了冰进行实验,施一公则意味深长的对他发问“冰在-20℃、0℃都是冰的形态,你能确保实验前后温度一致吗?你能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吗?”许多年过去了,他对这两个问题还是记忆犹新。他认为,要减少实验的误差就一定要精益求精。

在提问环节,博士一年级的樊亚伟向殷平请教了文献和实验间的协调关系。殷平回答说“实验首先是第一位的,读文献的时间不能超过五分之一,而且最好在实验间隙的等待时间去阅读文献,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审核人:兰涵旗

责任编辑:聂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