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 邓茜 程清远)“看!这里的朴树叶子上有黑色霉状物,可能是患有煤污病”,周日的狮子山广场上,一群学生正围着朴树林翻看树叶。在我校植科院徐文兴老师的《园林病虫害标本》课堂上,学生们一边对照图册就地采集样本,一边听着老师对植物病害的讲解,学做一名“植物医生”。这种生动的课程来自于我校开设的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课程,由学生自主在网上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许老师讲解标本制作知识 (供图 李睿昌)
今年刚做好的标本作品(供图 李睿昌)
在徐文兴的课堂上,用到书本的地方少,走进大自然实践的机会多。大部分时间,徐文兴都和学生一起在华农的校园里辨认病虫害症状,收集害虫标本。在徐文兴看来,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校园里现成的病虫害现象是最佳的课本。徐文兴说:“尽管大部分同学开始对植物的病虫害不太了解,但在课程结束后,往往能通过课程实践辨识身边的病虫害现象,这就是活学活用。”
徐文兴介绍,每一种病虫害病名大多都与植物患病症状有关。例如在狮山广场发现的朴树煤污病标本,叶片上有大块的黑色污迹,好像被煤球擦过一样;患年轮病的茶树叶标本,顾名思义就能想象年轮病的症状。他说:“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我们就像是植物的医生,观察植物所患的病症,为进一步治理病虫害的手术做准备。”
由学生田间、花房等地采集样本,再制成标本是本课程的特色之一。茶学1501邓璞表示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时学到了不少特殊的小技巧:“拿网追逐昆虫的过程很有趣,眼睛要不停的跟着它,脚步要轻,动作却要快,如果能够预测会飞往哪个方向会更好。”在标本制作时,封盒和更换吸水纸则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毅力。她表示,如果忘记及时的更换吸水纸导致叶片脱水不充分,标本不久就会发霉变黑,难以长时间保存。“小组合作一起完成自己亲手从采摘、鉴定到压制的标本封盒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有种莫名的仪式感。”她说。
病虫害标本室的柜子里按类别整齐的摆放着各式标本,其中学生制作的标本占了大多数。徐文兴笑着说:“这个课程的开设,不仅对课堂上的学生有益,其他需要用到病虫害标本的学生也是受益者。”他解释说,因为受季节的限制,学生没有办法在室外观察到所有需要的植物,而病虫害标本课给标本室带来的大量新鲜标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审核人:徐兴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