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第十三届“骨骼拼装大赛”决赛举行

核心提示: 12月9日至10日,第十三届“骨骼拼装大赛”决赛在我校狮子山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我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动科动医学院团委主办,动物科技协会承办。

南湖网讯(通讯员 王乐)12月9日至10日,第十三届“骨骼拼装大赛”决赛在我校狮子山广场举行。本次活动由我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动科动医学院团委主办,动物科技协会承办。

今年报名参加骨骼拼装大赛的选手有500人左右,按照5人一组的形式,经过培训和笔试,共有102组进入决赛,专业组和兴趣组各51组。据活动负责人介绍本次比赛相比去年进行了改进,取消了百科竞赛的部分,笔试后可直接进入决赛,不但节约了人力和时间而且效果也更好。决赛分为游戏环节和创意骨拼环节,各占100分,总分200分。最终通过各环节得分累加决出优胜。

游戏环节包括“同舟共济”“五星迷阵”“爆破穿越”“答题叠垒乐”四部分,考察的是团队能力和成员间的默契程度。最有特色的当属“五星迷阵”,小组挑选一人担任挑战者,穿着熊本熊的布偶装在其他四名队友的指引下越过呈五角星的障碍按指定路线前行,同时其他四名队友最终要猜出挑战者手中白纸上所画的物品。游戏环节是团队进行接下去的骨骼拼装的前奏。

骨骼拼装是整场比赛的重头戏也是压轴环节,要求各小组在5分钟内利用给出的近108块骨骼材料,拼出一具完整的牛骨架,并由评委进行点评和打分。要从散落一地的骨头中准确地选出牛各个部位的骨头绝非易事,顺序还不能出错,专业组更是在牛骨中混入了马骨来提升难度;相比之下兴趣组则更为容易,腰椎等许多部位骨头相连,降低了辨别和寻找的难度。有的小组是采用“整体把握,各个击破”的战略,即大家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一个部位的拼摆;而有的小组是全面进攻,5个人一起从“头”开始拼到“尾”。 比赛中选手们既要争取速度又要保证准确性,难免会出现手忙脚乱导致后牛头安装不牢固、关节错位、前后蹄反装等问题,但不少团队的成员都能迅速调整作战方略,不会在某个地方过分犹豫,同时密切配合,互相纠正错误;而对动物身体构造有较清楚的队长们也会适时提出相应的意见。

担任骨拼比赛的评委是动医专业大五的王旭刚,他表示会从完成的正确度、完整性、美观程度和时间把握等几方面来打分,并且兴趣组会比专业组要求低一些。大赛负责人赖圣鸿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有动科动医专业的学生,也有其他院的同学参加,拼装比赛可以向他们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小组比赛的形式有利于同学们增进友谊,骨骼拼装的过程也有利于同学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记忆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本次骨拼大赛设置个人奖项“骨拼之星”共计2名,“笔试之星”共计2名,均为专业组与兴趣组各1名;骨拼团队奖项一、二、三等奖各2、4、6组,优秀奖10组。将由动物科技协会特邀的评委老师进行颁奖,颁奖仪式及活动闭幕式会于14日在大活报告厅举行。

动物骨骼拼装大赛最初的创意由2005年设想提出,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它旨在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实践的平台,带领大家对动物以及动科动医专业进行更深入地了解,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

审核人:蒋萍

责任编辑: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