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农村新报】邓秀新:补齐经济作物科研短板助力产业扶贫

核心提示: 邓秀新表示,过去国家抓大放小,重大田作物,轻经济作物,以致大田作物领域人财两旺,经济作物领域缺钱少人。经济作物领域科学家的数量,还没有一个大田作物领域的科学家多。他建议,国家要更重视经济作物发展,加快对经济作物的科技立项,为脱贫奔小康蓄积后劲,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攒足动力 。

农村新报讯 “贫困山区群众大多靠种植优质经济作物来增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往特色经济作物上调,但经济作物严重缺乏科技支撑,急需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受访时表示。

邓秀新介绍,他去过很多贫困地区,绝大多数是靠发展特色产业来实现增收,其中发展种植业为多数,尤以种植粮棉油之外的经济农作物为主。同时,很多地方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是通过种植特色优质经济作物来调优产品结构。但普遍遇到两个问题,缺少优质品种,缺少技术指导。

“最近一年多,我们这些搞经济作物的科学家特别忙,今年正月初六我就去了云南,那边有几千亩柑橘出了问题,要我们去解决。回武汉后,又是几个地方要我们去指导、解难。这几天在北京开会,还经常接到求助电话。”邓秀新说,不是他们要舍近求远,而是身边太缺这方面的专家。

邓秀新认为,发展特色优质经济作物,是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也是调优农产品结构的有效途径,但品种供给和技术服务滞后,拖了后退。比如恩施魔芋,是个很好很有特色的产业,但一直做不大,原因是魔芋的软腐病不能彻底解决。这些年,恩施一直试图破解这个难题,但人才和技术储备不足,项目资金又十分有限,技术攻关难上加难。

“恩施魔芋只是一个典型,特色经济作物普遍存在人财两缺的境地。”邓秀新表示,过去国家抓大放小,重大田作物,轻经济作物,以致大田作物领域人财两旺,经济作物领域缺钱少人。他举例说,这些年,国家在经济作物上投入的科研经费,不及大田作物科研经费的零头;经济作物领域科学家的数量,还没有一个大田作物领域的科学家多。

他建议,国家要更重视经济作物发展,加快对经济作物的科技立项,为脱贫奔小康蓄积后劲,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攒足动力 。

(特派记者方桐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