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9日,“点亮深山”第十一届黔鄂乡村小学校长培训班在我校举行。在本次培训班的结业式上,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鱼精中心小学校长杨年波在发言时说:“华农的建筑普遍不高,但华农的胸怀却很大。”这不禁让人思考“华农胸怀”是什么?从“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到“勤读力耕,立己达人”,这所大学向前发展的每一步积淀便是她的胸怀。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华农胸怀”里始终有一种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天然情感,由此而生发出的大爱与担当绵延不绝。情感的赓续源于真心实意的付出,胸怀的涵养得益于历史使命与现实责任的交融。
点赞“华农胸怀”,为立己达人的大爱。胸怀大爱则会跳出囿于小我的圈子,而将阳光雨露播撒给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这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导向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作为社会精神高地的代表有责任且有义务为“达则兼济天下”的大爱代言并付诸行动。
2003年至今,在徐本禹的带领感召下,110余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贵州毕节的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本禹希望小学、为民小学和湖北恩施的摩峰希望小学扎根,在大山深处唱响青春之歌。不仅如此,学校每年都会有超过20%的应届毕业生主动去到西部下到基层,用爱与担当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爱育爱、以爱育人。可以说,大爱之下便会有大情怀、大格局,进而孕育出大胸怀。
点赞“华农胸怀”,为久久为功的坚守。黔鄂乡村小学校长(教师)来汉培训班走过的十一载也是学校党政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和关怀的十一载。如今,已有320余名乡村小学教师来汉接收相关培训。“凡事贵有恒”,如果没有久久为功的恒心,恐怕便不会有今天的累累硕果。透点看面,学校在对口支援湖北建始县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更是有“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坚定决心,校地联手拿出“八年规划”,这些都表明了华农“态度”。
蜻蜓点水自然难以“为功”,但坚守亦有道,不能是人到心不到,更不能是表面“一竿子插到底”,实际“八竿子打不着”。久久为功的坚守彰显可贵精神,时间和实践都表明,华农是这种精神的坚定贯彻者。
点赞“华农胸怀”,为驰而不息的创新。“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事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创新意味着改变与挑战,不是原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从零开始。 回看刚刚结束的黔鄂乡村小学校长(教师)来汉培训班,无论是行程安排,还是具体培训内容,都在原基础上进行创新,确保其“新鲜度”。
创新,方能让我们具有活力与动力,也才能使我们的胸怀紧跟时代、融入时代。没有创新,老路迟早会走不下去,新路总是探不出来,如此,与现实格格不入也就不远了。不断发表的高水平研究论文、 “阡陌学堂”在线支教平台的建立等鲜活示例都反映出创新带来的巨大能量,成为推动相关事物向前进一步的强大因子。“华农胸怀”不缺创新,但仍旧需要一以贯之地创新。
点赞具有大爱、静心坚守、创新不止的“华农胸怀”,而这也呼唤我们“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守住本心,继续前进。
(本文作者系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石思黔)
延伸阅读:
“点亮深山”第11届黔鄂乡村小学校长专题培训班举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