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一所农业大学做好“水文章”的实践路:产业篇

核心提示: 华中农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护水、治水、节水、用水方面积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用一系列有分量的科研成果、社会贡献展示了农业与生态学研究国家队的责任担当。党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特稿《一所农业大学做好“水文章”的实践路》,南湖新闻网今日刊载第二部分“产业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千百年来,更清澈的水源,更健康的好水,更优质的水产,更高效的用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更是农业科学家的使命承载。

华中农业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护水、治水、节水、用水方面积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努力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用一系列有分量的科研成果、社会贡献展示了农业与生态学研究国家队的责任担当。

党委宣传部组织撰写特稿《一所农业大学做好“水文章”的实践路》,南湖新闻网今日刊载第二部分“产业篇”。

小藕带,带出大产业

一曲洪湖水,美名天下知。

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正得洪湖天然滋养,深度挖掘洪湖丰富的水生蔬菜资源,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泡藕带生产基地,泡藕带单品年产值超过7亿元人民币。从2012年投产起,华中农业大学就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撑。

上世纪80年代,对于水生蔬菜的研究还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小产业,很少有人愿意为此投入精力和资金。而从那时起,华农水生蔬菜团队就与莲藕结缘,聚焦制约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华农水生蔬菜团队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主攻如何保持藕带嫩白的色泽和新鲜的口感。据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严守雷副教授介绍,试验人员试制了多份藕带样品,结果一份受到杂菌污染的藕带样品反而保持了原有色泽,这让研究人员颇感意外。通过反复实验,研究人员从中分离鉴定出一种乳酸菌。正是它的存在,使得藕带既能保持原色,又能有效抑制其他腐败菌的生长。这个意外的发现,使得保鲜藕带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成为可能。

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研究,膨化莲子、荷叶茶、荷叶咖啡、酥脆藕片等与莲藕有关的产品也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严守雷和学生研制的一款荷叶茶还获得过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丹尼斯克杯“营养与健康”创新竞赛优胜奖。“藕带只是我们研究的一部分,我们正在将研究推广到莲藕的更多部分以及更多的水生蔬菜。”严守雷说。

目前,华农水生蔬菜团队已成为全国研究藕带最系统的团队,先后技术帮助了30余家企业,辐射带动周边100多家企业发展,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地区。2012年,泡藕带技术进行了成果鉴定,团队制备藕带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并牵头制定湖北泡藕带湖北省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华农水生蔬菜团队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动了40亿元藕带产业的蓬勃发展。

小报告,撬动大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水禽产业实现了从农户零星分散饲养到企业化、规模化集中饲养的华丽转身。但是,由于水禽养殖业门槛低,“赚钱时,大家一哄而上;出栏量暴涨后又卖不出去,价格暴跌”,国家水禽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刘灵芝教授介绍说,“水禽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特别突出”。

能不能建立一套水禽产业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预测体系,给水禽市场一个“信号”?自2010年开始,她所在的由王雅鹏教授领衔的水禽产业经济研究团队,开始发布年度水禽产业综合预测报告,引导水禽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团队利用在全国21个主产省(市、区)、25个综合试验站调查获得的数据及收集到的有关统计数据,采用ARIMA模型、线性回归、比例预测、经验调整等方法,对我国的肉鸭、蛋鸭、鹅的存栏量、出栏量、产肉量、产蛋量和市场价格等产业发展情况和市场供需状况进行了短期预测。

“要了解和掌握水禽产业的准确资料,获取最确切真实的数据,就要深入村庄养殖户、深入企业生产车间。”有一次,王雅鹏及其团队四个月内共调查了近1000户水禽养殖户。“工作量非常大,确实很辛苦,基本上没有休息日,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是常态。”但也正是这些辛勤的付出,他们建立起了水禽产业经济指标体系,填补了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一项空白。

目前,这一团队拥有国内最权威的水禽产业信息数据库,能够精准导航企业调整生产计划,有效引导水禽产品市场供需均衡。同时,在团队的倡导下,国内最大的20余家水禽养殖企业联合成立了白羽肉鸭协会,成员企业的肉鸭祖代存栏量占全国总量的80%至90%。企业通过共享信息、会内协商,从源头上自发控制产量,稳住国内肉鸭市场,提高了我国水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小品种,擦亮大名片

有一条鱼,它从烟波浩渺的梁子湖(古称樊湖)游来,历经了三国时期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群雄之争,游弋于中华古韵文化的海洋里,被文人墨客吟颂不已,经久不衰。“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当年毛泽东主席留下的名句更是让这条鱼蜚声中外、香飘万里,“清蒸武昌鱼”也因此成了湖北一道充满情怀和传奇色彩的当家美食。

武昌鱼,学名“团头鲂”, 1955年由华中农学院水产系第一任系主任易伯鲁教授(当时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对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发现并命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家命名的第一个鱼类新种。

在易伯鲁的带领下,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先后有多位专家教授对团头鲂进行了研究,包括人工养殖技术、遗传选育、病害防控、饲料营养、基因组资源发掘等方面。

2008年,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王卫民教授承担了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团头鲂种质资源与育种岗位研究任务,组建了团头鲂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团队。围绕团头鲂种质资源、遗传选育、功能基因及基因组学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致力于开展团头鲂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及高产抗逆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研究。然而,新品种的选育之路何其漫长与艰难,对于生活在水里的鱼来说,亲本纯化和子代自交的控制以及育种管理远比其他动、植物难度大,同时鱼类性成熟周期较长,因而育种周期长,一个鱼类新品种的诞生有时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不解努力。选育一条鱼,原种很重要。“团头鲂分布较窄,仅分布在长江中游及其附属大中型湖泊。我们团队曾经把100万尾江花(长江天然鱼苗)运回在池塘培育,养了一年结果只有4尾团头鲂。”王卫民说道。

十年磨一剑,终有出鞘时。2017年5月16日,团头鲂“华海1号”推介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这个历经10年选育的新品种正式通过了国家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团头鲂相比,1龄鱼生长速度提高22%以上,成活率提高20%以上,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

“如何将团头鲂‘华海1号’生长快速、成活率高的品种优势与湖北地区素有的‘种青养鱼’模式相结合,还原武昌鱼肉质细腻、嫩滑鲜美的口感,在养殖增量的同时注重提升品质,重塑武昌鱼伟人舌尖的美好记忆与文化品牌,有望让武昌鱼成为湖北省国际形象名副其实的特色名片”,在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推介会上,海大集团湖北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华海1号’将成为湖北的新名片、武昌鱼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相关链接一所农业大学做好“水文章”的实践路:资源篇

作者:记者 兰涵旗 李爱英

审核人:冯楠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