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假期里的科研“狂人”

核心提示: 这个夏天,植科学子们早出晚归,或在实验室醉心科研、或奔波在田间地头,成为一群科研“狂人”。

同学在认真完成实验
同学在认真完成实验(供图 木直雪笙

南湖网讯(通讯员 杨正莲 木直雪笙)在 “问学植科·我的大学”植科院2017级新生及家长见面会上,刚刚入校的新生们最深刻的感触就是植科院专家多、成果多、优秀的师兄师姐多。这个夏天,植科学子们早出晚归,在实验室醉心于科研、奔波在田间地头的身影,也许就是“三多”的最好诠释。 

与酷暑“赛跑”,“希望夏天再长一点”

8.29日 研究生田间调查株高

研究生在田间调查株高

“我们20人的团队种植了差不多上千盆水稻,这些水稻都是大家顶着烈日一株一株插进盆中,然后再一盆一盆搬进温室的。”在黄俊斌教授课题组,种植水稻的成员每天要顶着40度高温跑到培养室对水稻进行插秧、浇水等种植管理。

由于暑期留在实验室的同学很多,实验室的部门仪器变得紧张。博士生袁勤峰每天早上都要早点来打开超净工作台,连续一上午或下午挑取几百个转化菌株,否则菌就连成一片无法单个挑出。他说:“PCR这种常规试验更是每天都要一个连着一个进行,仪器基本没有空闲过,并且经常需要排队。”对很多同学而言,有时还要跑到隔壁实验室“蹭仪器”,确保分子实验能顺利进行。

QQ图片20170905173946

像这样整个暑假泡在实验室里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而这个课题组的成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则是:“希望夏天再长一点。”

与自然“斗争”,在逆境实验中学会“抗逆”

为进一步了解土壤盐渍化问题和畜牧业良性发展情况,郭亮教授课题组的博士生张国方、硕士生杜卓霖、2015级本科生田瑞丰等3名同学,在这个暑假奔赴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巴彦淖尔市,与五原县农牧业局合作开展盐胁迫逆境生物学研究工作。他们此行主要是为选育出适合当地高盐渍化和畜牧业良性发展的抗盐碱的油菜品种打基础。

田瑞丰说:“由于基地地处偏远,采购一些寻常的实验工具和设备都会困难重重。有一次,为了买到捆绑油菜的绳子,我们跑了20多公里。”

“我们每天调查材料、记录数据、收集样品,在紫外线的高强度照射下,都被晒得红肿甚至脱皮。”在当地气候干燥而水资源又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嘴唇干裂脱皮、喉咙发炎等不适反应也随之而至。在住宿的地方,停水缺水也是家常便饭,有时几天都洗不上热水澡,甚至连冲个凉水澡都是一种奢侈。

与细节“比武”,在精益求精中收获成功

在马伟华老师课题组里,2016级本科生周浩和刘慧从大一就开始参与实验。周浩说:“整个暑假大家都没有休息,我们和老师一起奋斗,早八点晚十点是常态‘时间表’”。

8.30日 张倩早七点更换营养液

早上7点,张倩开始更换营养液

在余四斌教授的课题组里,植科1401班的张倩整个暑假都在做水培育苗从不停歇。她说:“最忙的时候要一次性更换近30盆营养液,一盆营养液30升,30盆总计约1吨,倾倒、搅拌、倾倒,不断重复。”从早上忙到中午,顶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实验服和口罩都会很快被汗水浸透。

对种工1501班的丁夏莉和李丽娜来说,田间调查表型、取样、提幼苗DNA、做杂交授粉、记录水稻生育期,成了她们暑假生活的缩影。丁夏莉说:“我跟李丽娜第一次做杂交的时候一粒米都没有结,看到毫无收获的穗子,感觉特别失落,这也让我认识到不是每一次实验都会有结果。”两人仔细查找原因,原来是从田里挖水稻的过程不够小心,直接将植株从地里拔出来时造成了机械损伤。知错即改,两人再次尝试,很快就取得了成功。

审核人:姜海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