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然而对于他来说,却在种猪育种事业上坚守了30年,只因他有一个梦想,“推动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为了这个梦想,他夙夜在公、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用情寻梦,用心筑梦,用行逐梦,他就是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温氏集团研究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珍芳。
寻梦:青春记忆的华中农业大学是有温度的
1986年,高考毕业的吴珍芳第一志愿便是华中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当时,吴珍芳并不知晓所谓的畜牧专业学什么,只知道是研究动物遗传,听上去很高大上。再者,一提到畜牧学,他脑中莫名出现在大草原上骑马的场景,不由得心向往之。他想学畜牧学一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吴珍芳的记忆里,华中农业大学里的老师似乎都是传奇般的存在,有的老师博闻强识,过目不忘;有的老师能将繁琐的拉丁文有条理地写在黑板上。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教遗传的喻传洲老师,喻老师实践经验特别丰富,在猪场,随便拉来一头猪,都能根据他的肌肉结构、体型大小等判断出这头猪的体重,而且偏差不会超过正负一公斤,是当年同学们的偶像。“那个时候老师真的是水平高。”吴珍芳说。至今这些老师都深深地影响着他,教育他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
在吴珍芳的记忆里,青春时期华中农业大学里的黑板、讲台似乎是有温度的。每每去触及,都能体会到当年老师在这一方土地给予的温暖。“熊老师会经常想到学生。”吴珍芳谈到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熊远著老先生,他往往会想尽办法满足同学们的科研条件,定期让学生汇报科研进程。也经常会给学生们意外的惊喜,如送来一些好吃的猪头肉。逢年过节时,经常邀请学生们到家里吃饭,改善生活。
除了那些暖心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往事也是吴珍芳记忆里的宝贝。“当年的上课条件非常好,我们上解剖课那是实实在在有一匹马给我们解剖的。”那解剖完的马怎么处理呢?林进凯老师想到学生很少能够尝到马肉的味道,便两手一挥让学生们自己煮来吃。吴珍芳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将马肉拎到宿舍旁的小餐馆去煮,三两杯啤酒下肚早已有些飘飘然。到了下午的解剖学分析课,林进凯老师提问吴珍芳马的神经系统走向,在马肉的美味中还没缓过神来的他答非所问,说:“马肉的味道十分鲜美!”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在那个物质相对比较匮乏的年代,精神却能够得到满足。吴珍芳和他的同窗好友冬天会从宿舍出发沿着狮子山小道一路奔向南湖,夏天会在清澈的南湖水里嬉戏。那时候的天特别的蓝,从宿舍一栋栋走过去,一路的梨树、桃树,满树繁花随风飞扬,与蓝天交相辉映,满是暖意。
筑梦:做科研的日子是辛苦并快乐的
吴珍芳,这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学者在科研的道路上不知不觉走了二十余年的光景。回忆起自己的科研之路,并非一路平坦,初次接触实验研究甚至是痛苦的,这些痛苦不仅仅是来源于实验需要付出的精力,更是因为实验条件的艰苦。炎炎酷暑没有空调,吴珍芳和同学拿着席子睡在实验室楼顶,方便通宵做实验,有的时候做一个实验便得熬三四个通宵。“但是科研带来的成就感也极大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吴珍芳在辛苦中也体味了科研的甘怡。让他骄傲的是在研究生阶段,他用猪的毛发鉴定出了某一个基因的基因型,同时通过四个月的努力建立了一个cDNA文库,这种收获让他内心燃起对科学研究的无限激情与兴趣。
“做科研要随时做好遇到瓶颈期的准备。”吴珍芳说,但是在他看来,这个时候既要有坚持,也要机智地寻求另一种思路,老师的鼓励是至关重要的。说起在科研上对他帮助最大的,莫过于已逝的熊远著院士。在他就读研究生的时候,畜牧育种一直运用的是传统育种方法,但熊院士已看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便引导他多阅读此类书籍,关注关于国外的研究进展。也正是熊院士的远见卓识,让吴珍芳成为我国最早一批研究该领域的学者。在恩师熊院士的身上,他学到的远远不止知识,更有作为一个科研人的操守,“我们的科研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必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吴珍芳一直用行动践行实践出真知的真理。为了研究南方猪的脂肪沉积规律,他和研究生同学便真的去海南抓两只临高猪回来养在宿舍附近,把猪从十多斤养到一百四五十斤。在研究中,吴珍芳逐步认识到我国养猪业跟国外的差距,立志终身成就这份事业,助推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
科研中的苦与乐让吴珍芳对研发工作情有独钟。1998年,博士毕业后他选择在华南农业大学任教,延续那份苦乐。十几年来,他一直坚守在猪遗传育种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工作一线,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863重点项目等15项,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论文48篇;申请专利2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一项,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作为第一负责人组建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并任主任。
在钟情于科研探索的同时,吴珍芳还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长期坚持在教学育人第一线。任教以来,他累计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7人,硕士28人,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百余人;现有在读博士生5人,硕士生11人。2015年,吴珍芳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6年又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逐梦: 走在养猪强国梦的路上
“种猪育种是一门实践学科,要取得研究成果,校企合作是很好的一条路” 。进入华南农业大学的第一年,吴珍芳就将他的研究工作植根身于生产第一线,扎根在校企合作单位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至今,先后组建了企业研究院和种猪科技公司,并兼任研究院院长和科技公司总经理。企业的种猪育种工作从无到有,直至现在已成为世界上一流的育种科技公司,促进全国种猪育种工作。目前温氏集团在全国各地已建设有8家育种分公司,其中华南2个,华中、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区域各1个,配套育种规模覆盖8000万头商品肉猪以上,吴珍芳教授主持培育的温氏种猪已基本能覆盖到全国。
“'小而全'的经营方式是不划算的,专业化分工才是养猪业发展的趋势。”吴珍芳对我国养猪产业发展保持着自己的判断:专业化、规模化。吴珍芳为当地的许多猪场老板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年出栏几万头商品猪,在猪场也养一批纯种,又纯繁又杂交,养一大堆公猪,经营者还要操心育种技术怎么做、肉猪又怎么养、生物安全怎么办等问题,这类隐形成本是很大的,且种猪育种难有好的遗传进展、质量差。这样的浪费和低效算了帐后很容易知道得不偿失,渐渐地猪场老板们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有效益才是硬道理,研究成果主要看育种技术带来的成效。”他同时强调,国内能建立起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模式,企业找准自己的优势环节,实现效益最大化,养猪强国未来一定可以实现。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科技创新方面,他组织了全国10多家优势单位开展种猪分子与细胞工程技术创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种猪全基因组选择关键技术的国家;主持培育了“华农温氏Ⅰ号猪”和“温氏WS501猪”2个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得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年创产值300多亿元以上;在广东省首次获得克隆猪并建立全国规模最大的种猪体细胞克隆技术应用平台;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获得了一批废弃物减排效果显著的种猪育种新材料,其氮和磷排放分别显著下降20%和40%以上。吴珍芳在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同时,作为广东省生猪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还深入农村基层及企业,了解社会所需,积极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带领省养猪专家团队践行“四个一”(由教授领一个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工程,深入猪场、农村开展养殖技术服务,转化实用技术20多项,年培训养猪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促进产业升级,深受基层农户好评。
从华中农业大学到华南农业大学,再到研发基地广东温氏集团,吴珍芳与种猪育种打了近30年的交道。养猪产业一直是他牵挂和努力的事业,从学生阶段实验室研究“cDNA文库”到从事了近20年培育的种猪新配套系,吴珍芳都是层层关卡地克服、突破和完善,将“种猪强国梦”坚持走下去。
与“华农”一辈子的缘分
吴珍芳说自己一辈子与华农有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华农人”,青春在华中农业大学,中年在华南农业大学,一辈子都被叫做“华农人”并感到骄傲幸福。当时初来广州的他却怎么也忘不了华中农业大学的那九年光阴,操场、大食堂、露天电影院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还有那醉人的桃花梨花,至今都会感慨:“华中农业大学的梨花、桃花那是真的漂亮,是心目中最美的校园。”
在吴珍芳的回忆中,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一样是他记忆中闪烁的光芒。“好,好,真好!”说起师生关系,吴珍芳一连三个“好”字。 “首先那时候的师生关系好,老师可以和同学一起吃饭,一起进猪场;再者老师水平特别高,那课讲的可真精彩,动手能力真强;第三老师们平等对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信任,不仅指导我们做研究,还经常带猪头肉等之类好吃的,特别温馨。”时隔多年,提起“华农”两个字,记忆能如此温馨和快乐,这种历久弥新的情感就是华农的魅力。
如今吴珍芳在猪的育种领域已是行业大家,与母校也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不仅在行业重大科研项目上与母校研究团队开展各种深度合作,还共同培养人才,共同产出成果,积极联络校友关心母校发展。适逢明年120年校庆,吴珍芳寄语华农学子:“农业大有作为,希望狮山学子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多学多看多了解,用心用手用工具,你们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从青年到中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到华南农业大学,从农业高校到农业龙头企业,吴珍芳一面关注学生教学和猪场实践,一面关注行业方向和国际动态,在种猪遗传育种领域的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不仅是一个学术性科学家也是一个熟悉行业实践的种猪科技公司总经理,正如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那般,无论在何地、无论从事什么,对待事情踏实肯干,对待国家社会有责任心,也许这就是像吴珍芳这样的华农人刻在骨子里的“大情怀”!
(本文作者 学通社记者 柏佳曼 周捷凯 新闻中心记者 叮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