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通讯员 杨怡雪 李梦境)近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重要内容,学校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后简称“国创”)“十佳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十佳作品”出炉。经申报选拔、专家评审,《蜂花粉酚类化合物对黑素合成的抑制作用研究》等12个项目,科研论文《Three representative inter and intra-subspecific crosses reve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rice》等9个作品获评年度双“十佳”。1月10日下午,获奖学生代表20余人齐聚,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共议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词。
“兴趣”“坚持”“精准”是学生代表分享研讨时出现的高频词。园艺林学学院殷倩团队一年来致力于“EMS诱导三色堇突变体库的初步探究”项目研究,她感慨:“6名成员种植了三色堇1000余株,5至6月一个月的时间完成授粉。最终获得的有变异的M1并不多,让我们小组成员深深感受到科研的不易。当偶尔发现一些变异植株时,我们也会异常的兴奋与激动,不仅提升了团队信心,也获得了科研的成就感。”
“项目研究没有一劳永逸,没有一蹴而就,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外国语学院袁梦遥团队的国创项目“顺应论视阈下的武汉历史文化景点外宣翻译研究”现已公开发表3篇研究论文。她表示:“每一个创新想法、理论实施背后,其实都有无数的‘头脑风暴’。”
科学研究需要葆一颗初心。工学院杨宝朔团队依托“基于物联网的温室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项目,现已设计出了一种智能监控系统app,通过对温室环境参数的远程监测与调控,为作物提供最佳生长环境。项目现已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授权专利1项、发表论文3篇。他也曾在项目研究中经历迷茫与瓶颈,无数次实验到半夜才从金工基地离开,但他希望自己的项目能真正运用于实际。
每一个优秀项目与作品的诞生都意味着无数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为完成“精准扶贫视域下的农村贫困妇女脱贫研究”项目,文法学院苏琬迤团队驻村半个多月,走访了恩施建始县219组、900多户居民。园林院唐其蔚团队,三九三伏天还在种苗。
学生代表们在座谈中分享交流了一位优秀的项目成员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于己要细致、耐心、坚持;于团队要合理分工、做好记录;于师要多沟通而不过分依赖。
理学院的胡炜林此次分获“十佳作品”“十佳项目”。从前年申请SRF项目,到去年5月立项国创,再到12月论文正式发表,他分享在科研创新中的收获:一是培养了基本科学方法与研究思路;二是基于实验要有可重复性,要求他每组数据都要保存完整;三是自身的学术道德经受住了考验;四是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五是锻炼了多线程工作的能力。
科技创新前路漫漫,大家也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自己的引路人:导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苏佳说,做项目研究两年来最大的成长,是从老师说“你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转为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她感谢项目指导教师鲁群,“有时你需要被人赶着走,当你遇到那位赶着你走的人,请感谢他,他是你前进与成长的动力。”动科动医学院郑亚芳感谢导师李祥敏副教授:“十分细致地指导我,避免让我在实验中犯重复的错误,让我成为了实验的‘操纵者’而不是‘执行者’。”袁梦遥把导师潘不寒副教授称为“‘三高’导师”,“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但我们十分感谢他。”
据了解,学校全面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101计划”,为培养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评选“十佳项目”与“十佳作品”,致力于遴选出一批项目进展好、学生兴趣高的重点项目与优秀作品,以推进学生的深度探究,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在为期2个多月的论坛时间内,学校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结题验收、进展检查,优秀教学实习团队评选,专业技能竞赛开展等系列活动,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浓郁氛围。
审核人:刘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