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先贤雅事】章文才:“橘翁”不老 嘉树长红

核心提示: 在12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组织青年师生尊取张之洞、章文才、刘后利、陈华癸、杨新美、易伯鲁、沈达尊和熊远著先生,各追忆先贤二三事,以成小文,逐日刊载。写人述事不求面面俱到,但愿微言见大义,细事立风范。限于历史久远,如有错漏,敬请指正。

章文才(1904—1998),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柑桔专家,我国柑桔学科奠基人之一。他擅长柑桔栽培技术,选育一批柑桔良种,培养了大批果树园艺人才,为发展我国柑桔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章文才主持的学科被国家教委和农业部评选为中国第一个果树学博士点和全国重点学科,所指导的学生邓秀新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果树学博士。

农民给学者塑像

在秭归县,有两尊铜像,一尊为“诗祖”屈原,另一尊为“橘翁”章文才。

1998年,94岁高龄的章老驾鹤西去,当地柑农联名上书镇政府,请求政府在新镇的广场上竖立这位教授的铜像。2002年端午节,“橘翁”铜像揭幕时,万余橘农从四面八方赶来,向“橘翁”献花、给“橘翁”鞠躬。

由农民给学者塑像,这不多见。秭归农民之所以爱戴这位专家,是因为这位专家把秭归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给他们带来了效益。自从1962年冬,章文才第一次来到秭归调研柑橘生产,发现秭归气候、土壤适宜种植脐橙,发展脐橙大有可为,到后面几乎每年都要来秭归,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培育新品种。目前,秭归的主要脐橙品种都是章老引进、试种成功后大面积推广。当地人说:“没有章教授,就没有秭归的脐橙。”

在章文才和他的学生邓秀新所带领团队接力帮扶下,2017年秭归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产量达到45万吨,实现柑橘综合产值20亿元,涌现出脐橙产值过亿元村3个、过5000万元村10个,秭归脐橙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74岁要当做47岁来过”

蔡礼鸿是章文才培养的最后一位博士生。他回忆说,章老在74岁生日时曾说:“要当做47岁来过。”

1985年,年逾八旬的章文才还壮心不已。他在给学生林庆森的信中说:“我深感过去工作做得不够,现在我怎能不努力奋斗,思想上还准备培养1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一次,章文才在远安县勘察百里荒果树基地时,上山要走15里的羊肠小道,章文才爬到半山腰,疝气病发作,仅在路边草地上休息了半小时又继续上山,带病完成了勘察任务。

1985年,秭归卢家山村出现柑橘树大片死亡现象,81岁的章文才得知后,连夜赶到秭归。第二天大清早,他便带着学生越过青干河,来到柑橘园现场采样查看。下坡时,章老在4个学生的搀扶下,一步一步地滑到河边,汗水湿透了全身衣裤。最终,柑农在章老的指导下,采取得力措施,控制住了这一“不治之症”。

学生口中的章妈妈

学生们喜欢称呼章文才为“章妈妈”,几十年来一直未曾改口。只因章文才授课、带生产实习对学生关爱有加。这种关爱持续到学生毕业后的人生之中,学生碰到困难了、取得成绩了,都愿意告诉他,他了解后都会及时去信安慰或祝贺;学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也是积极想办法帮忙。上世纪90年代,赣州市奖励给他个人6万元奖金,他全部捐出来设立奖学金。

为什么喜欢当“章妈妈”?因为章文才认识到,只有拥有众多人才,中国的园艺果树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早在1941年,他在成都金陵大学农学院担任教授时,就率先招收了贾麟厚、陈俊愉、李家文三位研究生,这是中国果树学领域中最早的研究生,后来这三人都成为了中国知名的园艺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曾这样回忆恩师:他特殊的启发式教育给学生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章师始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在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把自己对祖国、对园艺、对柑橘的热爱贯穿其中。

(本文由学通社记者郭玉涛整理,资料来源于各类史料档案、纪念文集、重要文献和主流媒体公开报道,限于历史久远,如有错漏,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