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共创一流的“化学故事”

化学系青年教师狮山成长记

核心提示: 化学系的发展势头为什么这么好?来读读这群青年教师的狮山成长故事。

化学系的条件有多弱?

没有博士点、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没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也没有杰青、长江等标签人才;最困难时期,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人均科研用房面积只有0.9平米。新教师刚入职,想做实验没地方;好不容易从海外引进了一位年轻教授,刚入职前几个月,却只能分配在与16位老师同一间房里办公。

化学系的进步有多快?

2016年,实现影响因子9以上高水平论文零的突破,当年发表9以上SCI论文3篇。2017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篇。今年仅前四个月,已经达到了5篇。其中包括一批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2015年,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近些年排名不断提升。

化学系的势头为什么这么好?

从这群青年教师的狮山成长故事,或许能找到答案。

借船出海

位灯国,2015年作为“80后”年轻教授引进化学系。刚来时,他有点失落,“研究方向两眼一抹黑,研究生培养指标、实验室平台,差距很显著”。

学校给了200万科研启动经费,但是研究方向在哪里?博士期间从事农药学研究的位灯国,由学院党委书记带着上门请教植科院植保学科姜道宏教授,姜道宏热情地与他们谈了一个多小时,建议位灯国“把博后的方向和学校的优势学科结合起来”。

受此启发,位灯国准备和兽医学相关老师合作创新药物研究,并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把东西长在这个地里,这块地又不是自己熟悉的”,怎么办?位灯国想到了向动科院肖少波教授请教。

“试着发了封E-mail,结果肖老师半个小时就回复了,热情邀请到办公室详细交流。”申报基金之前,他又找到了动科院刘正飞教授,刘正飞逐字逐句指导修改申报书,“拿到这个基金,但实际上不是我自己拿到的,而是三个老师一起帮我拿到的”。

三次素不相识却热情相待的接触,让位灯国觉得,“学校的平台很Open,华农的大家很Nice。在这里,只要你伸出手,就很容易被拉一把”。

尝到了开放的甜头,位灯国经常主动向陈焕春院士、生科院何正国教授等专家请教,每个月都会跟学校做药物研究相关的六、七位老师在一起讨论交流,或和园艺学合作做蔬菜病毒,或和兽医学合作创新药物研究,或和湖北省肿瘤医院谈临床应用……他还用自己的科研启动费办起了Bio—MPC论坛(生物—数学物理化学交叉论坛),先后邀请了宋宝安院士、张礼和院士等20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交流。今年6月,他将和华中师范大学杨光富教授联合发起在我校中美华人化学教授学术研讨会,将邀请300余名化学领域学者做客华农,献礼华农120周年华诞。

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天找领导”,到“越走越顺,两年拿两个基金,位灯国总结的办法是:“突破化学的界限,以本学科前沿研究方向为起点,加强和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借助他们的平台,为他们支撑,和他们共赢。”

在理学院,陈浩院长把这个路子形容为“入主流、创特色”。学院每年举办校环境/生态学与基础理学学科交叉论坛、材料科学交叉论坛、南湖国际青年科学家论坛化学材料分论坛,积极鼓励教师与植科、动科、生科、园林、资环、食科、信息等学院学术互动、互通、互融,比肩学习优秀青年学者,一批青年教师在其中找到方向、获得资助、取得成果。

组团闯海

宋智勇博士,2016年入职化学系成为一名青年讲师。

“压力其实挺大的,生活压力、评职称的压力”,在家人眼中高校上班应该很轻松的他,“周六晚上可能休息,周日一般休息半天”。2016年在江夏汤逊湖买了一套98平米的房子,每个月工资的一半得拿去还房贷。

但是,宋智勇说,“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这是最开心的事情”。这源于他所在的化学系韩鹤友教授团队横向发展的理念。

刚入职时,韩鹤友给了宋智勇一个团队大方向: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具体是做细菌、做病毒、还是做光合作用?韩鹤友给了这个年轻人自由度。通过查文献,宋智勇认为细菌耐药性研究比较有前景,并且学校相关学科在这一块有研究优势。

于是,定方向、买仪器、建平台,相关研究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没有硕士生,韩鹤友就把自己指导的4个硕士生安排给他共同指导;经费不够用,韩鹤友把团队经费打通使用,鼓励他“做实验不必过多为钱操心”。

“纵向发展,可以‘大树参天’;横向发展,容易‘连木成林’”,宋智勇说,在科研起步阶段,既能够享受到“大树底下好乘凉”,又可以有独立的方向来植根向下,这个生态体系好!

近年来,化学系把人才团队建设作为学科发展的关键之笔,新进来的青年教师必须进团队。学院主要围绕韩鹤友、陈浩、郑新生等不同学科方向带头人以及新引进的80后年轻教授位灯国、滕怀龙组建创新团队,引导团队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激活团队内生动力、实现团队协同作战,一批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韩鹤友教授团队的另一名成员韩凯博士入职两年,已发表2篇影响因子9以上的高水平论文。陈浩教授团队的青年博士汪圣尧、项勇刚、张晓虎先后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19。

潜心搏海

在很多人眼里,曹菲菲是个人生赢家。

2011年博士毕业入职,工作2年就评上副教授、5年破格成为博导,发了3篇影响因子9以上的论文。关键是,工作7年间,她还先后生了2个孩子。

背后的付出同样令人动容。

刚入职时,每周光是实验课就要上20节,每天只能休息4-5个小时;没有资格招研究生,做实验连打配合的人都没有,只有自己忙得团团转。入职的前两年,随着结婚、生孩子后的需要,她搬了4次家:合租在西苑、分了北苑单间、租住还建房、分了人才楼周转房。曹菲菲说,每次“挪窝”,都有一个前提,必须在校园内——上课、做实验方便,“刚分到人才楼的时候,那真是感谢学校啊!”

2014年,孩子刚两岁,曹菲菲想把学术视野打开些,想申请出国访学一年,“想了很久,还是决定狠心把孩子扔在家里”。在新加坡访学时,因为当地晚上做实验仪器收费打五折,她习惯了每天晚上做实验到深夜乃至凌晨。

在理学院,为了支持、帮助青年教师潜心问学、静心问教,既有“3+1年聘期考核”以及新进教师头三年坐班打卡上班的“紧箍咒”,也有“高水平论文培植计划”项目的“减压器”;既有发表高水平论文奖励科研经费的“锦上添花”,又有科研经费不足时学校自主创新基金滚动支持的“雪中送炭”。汪圣尧告诉记者,他申请了学院“高水平论文培植计划”项目,按规定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内不安排教学任务,全身心完成课题研究;韩凯博士先后拿到了2笔高水平论文发表奖励科研经费共16万元,“等于拿了一个青年基金”;曹菲菲科研经费青黄不接时,校自主创新基金滚动支持给她解了燃眉之急。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谈起蜕变的原因,青年教师们纷纷称道,离不开化学系几届班子、全体师生积淀下来的氛围好、文化好。

这份文化,有爱才惜才的因子——刚刚引进的33岁年轻教授滕怀龙博士说,他忘不了来应聘时陈浩院长亲自拿着钥匙一间房一间房地带他看实验室,忘不了拖家带口回国时,学院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到机场接机搬行李的情景;有互相担当的因子——曹菲菲说,她忘不了临时决定出国访学时,上了半学期的课别的老师主动接手担过去;有彼此激励的因子——张耕说,身边的老师都是“非常拼的”;有共享合作的因子——韩凯说,在化学系,年轻教师属于“被照顾”的对象,新进教师前两年化学系不安排理论课,只安排实验课,学院还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导师,为新进教师导教学、导科研和导生活;有鼓励冒尖的因子——张耕说,学院这几年为每位拿了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非硕士生导师支持一个硕士生指标,同时,学院以业绩为导向,谁做的好资源就向谁倾斜、就扶持谁。

理学院老师们认为,文化形成非一日一事之功,得益于学校、学院师生数十年来的积淀和传承,这也将是学院质量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传家宝。“作为基础学科,我们‘向上看、向前走’的压力很大,但必须有比学赶超、‘对标对表’服务一流的劲头”“一流学科引领学校、基础学科服务一流学科,我们要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竞吐芳华”。

4月16日,化学系邀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完成了狮子山和诺奖学者的第一次合影。这,正是这群青年教师勇闯大海、逐帆远海中腾起的浪花。

相关链接:【言论】一流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

(本文作者:记者 晓齐;审核人:冯楠)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