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绿色农耕助力永续发展

核心提示: 践行绿色农耕理念、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是新时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华中农大人的使命担当。

中国哲学主张“人为天地之心”。把天地生养万物的职能作为自己的职责,提倡关爱生物、土地、山脉、河流,尊崇“爱人利物之谓仁”“泽及草木、恩至水土”。

文明不辍,农耕永续。正因为农业文明中蕴涵着因地制宜、和谐、可持续理念,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才得以繁衍生息。

时至近日,农业却超过工业成为了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但同时,使用了占世界总量35%的化肥,16%的农药。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

践行绿色农耕理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生态环境“还账扳局”,成为新时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更是华中农大人的使命担当。

南湖网讯(记者 晓齐)农历戊戌年初,“双水双绿”,一个崭新的词汇,从华中农业大学学者的建言书中飞出,成为了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的议题,吹响了湖北农业发展动力变革的冲锋号,花开在荆楚大地2018年春耕生产的万千陌野。

着眼“水源—土壤—产品”绿色生态圈,“双水双绿”,实现种稻养虾、一田两用,经济增值、绿色倍加。

这,正是我校科技工作者着力推进农业发展动力变革,从拼资源、拼消耗的“白色农业”,转型为科技驱动、生态融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的一个生动案例。

让土壤更健康

湖北大冶,闻名遐迩的铁矿之乡。同时,也是全国20个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示范区。

从2006年开始,黄巧云教授团队在大冶跟踪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实验。经过10余年努力,通过利用农业秸秆、生物碳等有机物和有益微生物菌剂等手段开展综合修复,目前,中度污染的耕地上种植的蔬菜中镉等重金属含量低于0.2毫克/公斤,达到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黄巧云说:“土壤如同人的脏器,健康土壤才能带来健康生活。一旦损坏,要使其恢复极其困难,需要经过相当漫长的过程。”滥施化肥就如同人类的不合理饮食,长期的饮食结构失衡,让土壤“底子”越来越薄。

“大土坷垃越来越多,有的坷垃硬得像石头,铲都铲不动。”在基层调研时,鲁剑巍教授发现,过去随便一锹下去就能看到蚯蚓,现在难觅踪影了。

如何才能合理营养?鲁剑巍教授团队给出方案: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

近年来,鲁剑巍教授团队先后在水稻、油菜、柑橘等大宗农作物主产区开展田间试验2000 多个,对 1.8 万余份典型土壤进行养分测试,研发专用肥料 20 余种,构建适时适量、科学配比、有机无机相结合、速效养分与长效养分相结合、根区营养与叶面营养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推广应用 8000万亩。

傅廷栋院士调研盐碱地油菜生长情况

傅廷栋院士调研盐碱地油菜生长情况(供图:油菜团队)

在新疆,次生盐碱化耕地面积占该区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不少土地因此弃耕。2017年秋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教授团队带着耐盐碱饲料油菜品种“饲油2号”来到这里,指导农民在盐碱“花花田”上种饲料油菜。

新疆阿克苏市拜城县亚吐尔乡维吾尔族农民吾布力•斯提克试着种了一片实验田,他发现,神奇的是:饲料油菜不仅能在“花花田”上种活,还能够把盐碱地“养活”,土质在慢慢变好。

傅廷栋介绍,在盐碱地种植饲料油菜能够延长地面绿色植被覆盖2到3个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油菜根系又能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抑制土壤盐碱化。

新疆农科院拜城试验站站长刘国宏算了笔帐,种一亩饲料油菜总计投入150元左右,可供3只羊羔的青饲料,产值超2000元,经济效益明显,生态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让水源更洁净

4月3日,自主创业的吴定心博士发了条朋友圈:“业绩就像开挂一样。目前的销售状态就是:完全不够卖!”

2015年7月,在导师梁运祥教授的指导下,他联合3位同学注册成立了一家以微生物净水为主业的公司,核心技术就是梁运祥教授团队的复合微生物生态修复污染水体技术。

梁运祥和他的团队花费近20年时间,不断从土壤和水体中筛选具有净水作用的微生物,最终筛出了硝化菌、反硝化菌、COD强化降解菌等多种高效净水菌,大量扩增培养,制成标准化菌剂,再投入到被污染的河流湖泊以及工业、养殖废水中,用“食污菌”吃出清亮的湖水。

这一技术应用微生物来替代药物净化水体,重建水体物质循环,让失衡的水体恢复自净能力,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近几年,先后有超过 50 家企业应用相关成果,推动了我国净水微生物生产行业的兴起和发展。相关技术方案先后中标江苏太湖、黄石磁湖水体修复工程,中标金额分别为2230万元、1128万元。

“治水更要护水。水里的问题根源要在陆地上解决。”有着二十余年“土里护水”经验的史志华教授提出,要给水污染打好“预防针”,做好源头护水。在参与丹江口库区水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时,他提出了一套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体系,通过水源涵养、生态村落、生态沟渠建设,做到自然净化、物理拦截,实现低成本高效治理。流域总氮和总磷的输出强度分别下降了 42%和 63%,每年减少水土流失量800 万吨,确保“一库净水北送”。

在湖北,还承担着保障“一江清水东流”的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教授创新选育柑橘品种,支撑柑橘优势产业带科学转移,建成长江上中游柑橘产业带,既带富了两岸百姓,又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探索出了一条“绿江岸、富农民”的三峡库区生态发展新路。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农耕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