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课堂】改革与创新让课堂鲜活起来

核心提示: 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开展之际,笔者通过随堂听课、深度访谈、座谈等形式发现,绝大部分老师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笔者随机选取了四个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新探索进行整理报道,以飨读者。

南湖网讯(通讯员 金宇 徐春雅)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因,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开展之际,笔者通过随堂听课、深度访谈、座谈等形式发现,绝大部分老师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四有”良方助力思政课堂立体生动

怎样打造生动又立体的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出了一剂“四有”良方。

吃透教材让思政课堂“有滋有味”。如何准确向学生传递新教材体现的时代精神?5月14日至19日,学院组织全院教师参加2018年版新教材使用培训,帮助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吃准吃透新教材,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切实推进“三进三入”工作。学院还组织各课程教学团队在3月至5月召开了集体备课会,打造有“味道”的思政课,真正把教材内容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实践指引。

小班研讨让思政课堂“有棱有角”。如何上活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课堂教学形式,突出“思”与“辩”的能力训练,将“知识点”“兴趣点”与“认知盲点”对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澄清问题”的课堂组织逻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黄运丽老师认为,“中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实现思政课程学习从浅到深、从点到面的层次递进和有效循环,还能做到让学生真正参与、真心喜欢、真有收获。

“名师示范课”让思政课堂“有情有义”。如何破解思政课“重理论说教,少人情关怀”的难题?学院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先后组织雷玉明、黄运丽、张义和吴德凯等4名教师进行课堂示范教学,学院教师现场观摩学习,课后交流评议,总结经验,共同提高。

实践教学让思政课堂“有虚有实”。马克思主义原理系组织学生以团队合作为模式开展实践学习,将抽象晦涩的原理理论与当下热点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围绕“为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主题,拍摄微电影或者开展小组讨论,并提交实践作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系则以“建校12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采访长辈查阅家谱、搜集和拍摄照片等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推进教学相长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以“高级财务会计”作为试点课程,开展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方法改革试点。试点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成员有包晓岚副教授和陈彦百、邹萍、江新锋、彭璇等四位青年教师。授课对象为该院2015级会计专业及2014级张之洞班(会计方向)的157名学生。

“大班教学、小班研讨”是将教学分为两部分。“大班教学”由包晓岚副教授主讲,主要工作是讲解和厘清课程重难点并预留作业及案例分析,为“小班研讨”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过程中,课程组四位青年教师也一道随堂听课。

“小班研讨”采取分班分组的形式完成。由四位青年教师分别独立负责一个课堂(约40名)的研讨。研讨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针对预留作业的易错点进行讲解和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及时吸收;二是由学生分组汇报本小组案例分析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表达能力;三是组织学生对课程重难点及案例分析进行讨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课外知识。

课程结束后,学院通过教师总结、师生交流等形式,总结了该试点课程的实施情况。上课的学生表示:“这样上课,能及时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问,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同时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陈彦百老师认为,通过“随堂听课”向高水平的教师学习;通过“集体备课”,促进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小班研讨”,加深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了解认知。

学院副院长申沛介绍,学院组织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专题“教研坊”活动,针对试点中“大班教学”的课堂管理、内容选取,“小班研讨”的内容形式设计、素材准备、课程考核方式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设计和讨论,为学院改进和推广“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方式奠定了良好基础。

“情·境育人”教学模式助力课程全人教育

“建筑初步”是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学习必备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以学习创造为主的课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传授已有的东西,更在于诱导学生的创造力,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为启发同学创新性思维,该课程组教师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推进“以境启心、以情入境”的教学模式改革,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系统认知自然之外了解人类文化传统,促成学生学习过程中专业知识与人文情怀的双升华。

课程负责人张斌教授介绍,“建筑初步”课程教学突破知识模块导向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体悟,强化设计思维及能力。通过田野调查、实地测绘、课程展览等实践活动,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注重教学互动、教学相长,运用案例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借助信息技术,采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师生交流,有效提高了教学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精心构设情境,设计实践教学任务,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通过测绘体悟、模型推绎、墙报研讨、经典析要等教学方式,共同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上课的学生谈到:“老师们的授课方式给了我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向我们传递了爱专业、爱自然、爱社会的美好情感,也促使我们由实现美的感情向实现美的抱负、美的创造进阶。”

“四个阶段”讨论式教学激活课堂个体活力

理学院李慧慧老师针对课内讨论学生参与度不高且流于形式的问题,以“无机及分析化学”SPOC课堂为阵地,进行了课堂讨论形式的改革。该改革先后经过四个阶段的尝试和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第一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课前分小组抽签决定每组讨论题目,小组内完成交流讨论并选取代表汇报。课堂上老师主持,把控全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二阶段,教师点拨,学生主导。该阶段大胆地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将课堂主持人也交由学生,使学生把握讨论的流程和进度。教师只在讨论出现偏颇时加以指点和裁判。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由于讨论题答案争论性不强等原因,实践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经过反复思考,李慧慧老师决定进行接下来两个阶段的尝试。

第三阶,增加测试,及时反馈。该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在每道讨论题结束后增加一个小测验环节,针对讨论的知识点,利用雨课堂向学生推送两到三个选择题和一个计算题。根据同学们的答题情况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选择回答正确的同学对题目进行讲解,要求回答错误的同学质疑,以加深同学们对该知识点的印象。

第四阶段,分班讨论,提高效率。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将原本两个班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课堂一分为二,缩小课堂规模。以此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一波三折之后,该课程的讨论课改革收效显著,不仅达到了预期目标,还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5月6日的讨论课结束后,动医1703班的邬靓感叹道:“这种新的讨论模式真是太好了!让我对很多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了!而且发言的机会也多了。”

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双甲子校庆年,也是学校教学能力提升年,感谢有一批可爱可敬的老师,坚守讲台,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新举措、新方法。”她介绍,下一步,学校还将结合《华中农业大学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逐步实施课程首席教授负责制和主讲责任制;推进在线开放课程、核心通识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等,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一流课堂建设。

(邱泽媛、彭璇、丁静蕾、李慧慧对本文亦有贡献)

审核人:肖湘平

责任编辑:景怡澜